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6页第二十讲中医中药学概述第二十讲中医中药学概述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二、阴阳五行学说三、经络及经络养生四、八纲辨证五、中药的四气、五味和归经六、中医养生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3.恒动观念二、阴阳五行学说二、阴阳五行学说1.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2.五行学说3.“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行列、次序;二是指运动变化。3、事物的阴阳属性举例第2页共16页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6页三、经络理论、三、经络理论、经脉与阴阳1、定义: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经脉,大多循于深部,有一定的循行径路。络脉,循行于较浅的部位,有的络脉还显现于体表。经络把人体所有的五脏六腑、五官七窍、四肢百骸、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2、经脉与阴阳经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连接五藏六腑的经脉一共有十二条。其中六条阴经与五藏相关;太阴指阴气最盛的时候,少阴指阴气稍微小一点,厥阴指阴阳转化的时候;六条阳经与六腑相关。少阳阳气刚刚生发起来,太阳阳气盛大,阳明由阳向阴转化的时候。假设十二经脉是从肺经开始循行的,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经过各脏腑最后到达肝经,再从肝经又回到肺经,像一个圆一样,没有起点和终点,也不会停止,从而运行全身的气血。第3页共16页第2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6页3、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是足少阴肾经在胸中线旁开2寸,腹中线旁开0.5处;足太阴脾经行于胸中线旁开6寸,腹中线旁开4处;足厥阴肝经循行规律性不强。足阳明胃经分布于胸中线旁开4寸,腹中线旁2寸;足太阳膀胱经行于背部,分别于背正中线旁开1.5和3寸;足少阳胆经分布于身之侧面。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和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其中:•足太阳膀胱与足少阴肾为表里,•足少阳胆与足厥阴肝为表里,•足阳明胃与足太阴脾为表里。•手太阳小肠与手少阴心为表里,•手少阳三焦与手厥阴心包为表里,•手阳明大肠与手太阴肺为表里。5、十二时辰与经络养身•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宜喝水。第4页共16页第3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6页•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需吃早餐。•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宜慢饮水。•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宜午睡。•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宜休息。•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次增强心的力量宜散步。••亥时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宜运动、多喝水。•(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宜安静。•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其中4时呼吸最弱。6、经络养身第5页共16页第4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16页锻炼心包经的方法(拨心包经)•妙诀是要先从弹拨极泉穴开始,(就是我们腋下的大筋处),拨的时候要像弹琴一样。一拨它,小指和无名指就会麻,找到麻的感觉才可以往下拨,边拨边深呼吸。弹拨极泉这一个穴位本身就可以治疗:胸闷、悲伤。心情不好、肩背痛、呼吸不顺畅,弹拨这儿就可以了。•极泉就是最高的泉,弹拨极泉就可以通经脉。•经脉如一条河流:出发地为井穴.井穴通常又是阴经、阳经交汇之所.所以井穴不通.气血就不通。井穴又多分布于指尖、脚尖.所以要多活动手脚啊。足阳明胃经•从鼻翼一直下行到足部,是贯穿人体、从上到下的一条大经脉,非常重要。只要是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