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数据交换系统数据交换中心需遵循统一数据交换规范支持各应用系统间无人值守的数据交换。数据交换中心是一种分布式联网系统,它的基本结构是通过区域集成服务器将一个区域内的各个应用系统联系起来,各应用的开发者可以从繁冗的数据结构中解脱出来,不再考虑不同系统之间不同的数据结构和字段类型,不再开发复杂且不易移植的数据迁移程序。各应用系统都创建各自的代理程序作为系统与数据交换中心的接口,代理程序之间并不直接通信,而是通过数据交换中心间接通信,数据交换中心是所有代理程序的集成点。数据交换中心和代理程序都使用统一数据标准的JSON词汇,作为数据传输与交换的语言。数据交换中心可以交换的数据是通过一系列数据对象进行定义的。各数据对象包括了操作状态维护以及内容。数据发布方或数据订阅方根据数据代理程序实现数据的交换。数据代理的职责是将业务系统的数据转化为规范的格式,或将接受到的数据转化为业务系统的数据格式,代理通过数据交换中心的API使用数据交换中心的服务,业务系统通过代理实现数据的交换与共享,业务系统无需关注数据交换的细节,可以完全按照面向数据对象的方式去完成数据交换。数据代理就是业务系统与数据交换中心之间的桥梁。数据交换中心针对基础数据和用户档案数据提供数据订阅和数据发布两种服务,主要的功能包括数据报文管理、数据发布授权管理、接口权限管理、数据发布管理、数据订阅管理、日志管理、数据交换统计等功能。1.1.1.1数据交换模式1.1.1.1.1发布模式发布模式适用于数据的提供方。数据提供方的数据发生变化(新增、修改或删除)时,代理程序会将监控到的数据变化信息和变化类型根据报文规范,组装成一条报文发送到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子系统的专用通道中,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子系统接收到报文后,会校验报文格式和解析报文,并完成数据库的数据更新。为实现数据有效性维护机制,数据提供方(数据源)所发生的任何数据变化,都要以无人值守的方式自动同步到所有的数据使用方。要实现这种无人值守的数据自动同步,需要数据提供方在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子系统申请发布数据服务,并在应用系统内部完成数据发布代理的开发和配置,实现数据的共享。发布代理的作用是数据提供方获取到数据变动后,需要自动处理数据,加工成数据报文提供给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子系统,供数据使用方订阅,同时记录数据交换的日志信息。1.1.1.1.2订阅模式订阅模式适用于数据的使用方。数据使用方通过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子系统订阅需要的数据,当交换中心监控到订阅的该数据发生变化时,会根据报文规范生成相应的报文,发送给数据订阅方。数据订阅方收到报文后,即可消费报文,并完成自身数据库的数据更新。数据使用方需要在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子系统申请订阅数据服务,并在应用系统内部完成数据订阅代理的开发和配置。当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子系统获取到数据提供方的数据时,会将数据同步给所有订阅了该数据服务的应用系统;应用系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实时或者周期性的更新数据。订阅代理的作用是数据使用方订阅数据服务,获取到数据报文后,需要自动处理报文加工成自己需要的数据并进行入库,同时记录数据交换的日志信息。1.1.1.2报文规范1.1.1.2.1元素命名规范元素的名字须采用驼峰命名法,即用一个小写字母开头,后面的单词用大写字母开头,如:字段描述sourceCode来源标识id业务数据标识messageBodyType业务数据类型编码operatorType1:新增2:更新3:删除isTest测试数据标识,0:正式数据1:测试数据obj消息业务数据字段1.1.1.2.2报文结构报文分为通用元素和业务元素两部分。通用元素记录报文的来源、业务数据类型编码、业务数据标识ID、测试数据标识以及报文对应的数据对象事件类型:新增、修改、删除。业务元素记录报文对应的数据对象字段,每个字段代表特定的数据含义。示例:{"isTest":1,"messageBodyType":"account","obj":{"accountId":"6b47dc7d391d4758980303d266a5959e",⋯⋯},"operatorType":3,"sourceCode":"eduYun"}1.1.1.2.3报文格式报文格式一般为JSON格式,在实际的数据交换过程中,为了方便业务系统的快速对接,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子系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