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行政区划【课程标准】●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课标解读』【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2.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重点)3.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重点、难点)4.能利用主要河流等信息认出部分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如黑龙江省、陕西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云南省等),并了解其位置特点。【教材分析】行政区划是《辽阔的疆域》的第三目,教材的正文部分非常简练,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还要在政区图上准确指出。是学生学习中国地理和未来生活的必备基础知识。地名、简称和行政中心加起来有近百个,而且规律性差。因此我在教学中分成了三步,第一步以点定位,先把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单独的提取出来落实在地图上。第二步以线定位,如长江万里行、黄河万里行等,使学生小组合作在读图、分析中潜移默化中掌握位置、名称、简称和省会第三步以面定位,组织全体学生利用手中的“中国行政区拼图”进行拼图比赛。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建立“点、线、面”的空间联系。【学情分析】开学不久,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但是这一届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整体水平不高,学生两极分化特别严重,能力上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靠死记硬背的多,靠理解掌握的少;读图和用图能力较差,行政区划这一课对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因此,在授课前安排学生准备“中国行政区划拼图”,课前练习拼图,在游戏中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大致位置,课上运用读图、小组合作等方法教会学生如何用地图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图方法。通过轮廓模拟、学以致用等方式提高学习地理的趣味性和学习生活化的地理。【课型】新授课【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方法】读图观察,拼图比赛、角色扮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行政区划拼图(生人手一个)、车牌号码卡片【教学过程】【当堂达标】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行政区划政区图读图观察识记34个省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省县乡点、线、面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语〗同学们都知道2013年4月份的四川雅安地震,现在那里的情况如何呢?老师有个同学在那里的学校工作,计划写封信去询问一下。老师书写了三个信封,哪一个能寄到呢?展示3个信封封面:(1)四川省庐山中学刘刚(收)山东省枣庄市××寄(2)雅安市庐山中学刘刚(收)山东省枣庄市××寄(3)四川省雅安市芦阳镇庐山中学刘刚(收)山东省枣庄市××寄教师在学生讨论发表见解后,进行简单的点评。学生思考,发表各自见解。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书写书信一定要写上详细信息,比如××省××市××镇××收。以生活中的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强调地理知识的应用,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定向示标展示目标并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左侧。①找出34个省级行政单位。②记住其简称和行政中心。③据轮廓判断省区。学生默读学习目标注意关键词语整体感知,在学习中有的放矢。自主探究(目标一)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学生自学:读课本P7~P8内容;自主完成助学P7“学习过程1”归纳小结:生自学课本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省、县、乡。生自主探究,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并通过归纳知道省级行政单位有34个。这一环节教给学生自学。生能学会的不讲。衔接与过渡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知道了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34个,它们的位置分别在哪里呢?下面我们结合地图来找一下。合作(目标二、三)识记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第一步:以点定位师出示问题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图、查图。读P8“图1-1-5中国的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的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并说出其简称和行政中心。多媒体展示生小组合作,通过读图认识我国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生读图展示:生1:4个直辖市北京市-京-北京天津市-津-天津上海市-沪-上海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