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什么是周长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在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中,认识物体表面或图形等周长2.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并能寻求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3.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发展合作技能。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概念,会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教、学具:课件、树叶纸片、软尺、铁丝、直尺、题单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新课导入同学们,这是什么?(展示数学书)。对!这是一本神奇的数学书,因为我在这本数学书里藏了深圳的秋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书里的树叶),说起秋天我们肯定会想到落叶对不对?好,今天我们就通过这一片树叶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2.独立操作,初步感受周长这么普通的一片树叶,可以教会我们什么数学知识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学习吧。首先请拿出题单,黄老师已经把树叶变到题单上了,另外题单上还有一张数学书的封面,想要从树叶上学习到数学书上的知识,首先要了解树叶和数学书,所以请各位同学试着描一描树叶和数学书的边线,我们一起观察一下这片叶子,我们应该怎么去描出树叶的边线呢?(找一个起点,沿着树叶的边线描,回到起点为结束)再来看看数学书,想要描数学书封面,怎么样才可以描得好呢?(用尺子)描完以后请同学上台展示并说出描边的过程(使学生明白可以以任意一个点为起点,但是终点必须与起点重合,要紧贴树叶边线)对演示的学生表示表扬和鼓励,然后引导学生一起观察总结,讨论大家描的树叶都有些什么特点?延着树叶的边线围着树叶描了一周,首尾相连,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图形,什么是封闭的图形呢?封闭图形就是起点和终点重合,没有空隙的图形。3.小组合作,探究新知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沿着树叶和数学书的边线描了一周,这个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它称为“周长”。接下来我要给各位同学介绍一位新朋友,他就是小蚂蚁乐乐,乐乐有一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他很爱锻炼身体,我们一起去看看他吧。(播放动画)乐乐告诉我们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那请问数学书的周长是什么呢?数学书一周的长度就是数学书的周长。学习数学就是要不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我们来研究一个难题吧,小蚂蚁跑了一圈是跑了多远呢?在学习了周长的概念后,我们能发现小蚂蚁跑一圈的距离其实就是树叶的周长,想要知道小蚂蚁跑了多远,只要量出树叶的周长就可以了,可是树叶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形状,用直尺是量不出来的,应该怎么办呢?请小组长拿出小信封,里边有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小工具(信封里装入细绳、铁丝、软尺和树叶形状的硬纸片),请以同桌为小组,自行选择测量工具,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提醒学生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要沿着树叶的边线测量,不能有空隙,老师巡回指导,最后请各小组展示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对比不同的测量方法,体会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锻炼学生根据实际测量对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在测量了树叶的周长以后,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测量一下数学书的周长,并请同学来分享一下他的测量方法(可量出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也可以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量出长和宽的长度再相加)。小结:在测量直线型图形的周长时,只需要测量出围成这个图形各条边的长,再计算出它们的总和就行;如果要测量曲线型图形的周长,就需要借助小铁丝、卷尺等工具。4.实物演示,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接下来老师要表演一个小节目(拿出铁丝,围成几种不同的形状)观看了老师的小节目以后,我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呢?刚刚老师围出来的图形,他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周长相同,形状不同,铁丝的长度就是这些图形的周长)5.总结回应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一片树叶可以教会我们“什么是周长”(板书),并介绍数学是藏在生活中的,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学到很多的数学知识,只要我们能够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去观察,一定能够找到更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也能够发现数学的有趣的地方。附件一:题单课后反思:1.强调起点和终点重合的次数有点多,而且起点和终点本来就是一个点,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