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农业的发展》教案商务星球版【课程标准】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2.运用中国的商品粮、棉基地图,找出九大商品粮基地,并说明我国建立商品粮、棉基地的必要性。3.结合我国国情,举例说明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等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1.因地制宜原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主要的商品粮、棉基地。【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合作达标【教学方法】读图思考、小组讨论【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定向示标引入:师展示课件中四幅农业生产的景观图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片中显示的农业生产类型有什么不同?2.这些地方的农业生产类型能否互换?为什么?3.发展农业生产必须遵循什么原则?由此导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展示目标:1.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2.运用中国的商品粮、棉基地图,找出九大商品粮基地,并说明我国建立商品粮、棉基地的必要性。3.结合我国国情,举例说明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等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生据图片分析讨论,回答问题。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整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自主学习师出示自学指导:1.北方地区热量___,降水___,适宜发展____种植业。2.南方地区热量___,降水___,适宜发展____种植业。3.西北内陆地区和青藏高原草地___,适宜发展生阅读课本P74正文,完成自学指导。说明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总结说明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学生依据自学自导进行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思考,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____业。创设情境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假设你是南方某县的县长,应如何指导农民发展当地农业?生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讨论该县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作物名称,并说明理由。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师生共同讨论,分析说明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合作讨论师结合家乡实际,让学生讨论部分地区的农业发展是否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如姜屯张原草莓界河土豆生小组交流,展示家乡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进一步让学生分析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因地制宜”的含义。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师点拨: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衔接过渡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为了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我国建设了一批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自主学习师出示自学指导:在图4.6“中国主要的商品粮、棉基地”找出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和商品棉基地。师任选两组据图展示商品粮、棉基地。生迅速找出商品粮、棉基地的名称,能据图说出其所在的位置。生归纳总结:1.东北地区________2.长江流域________3.珠江流域________生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思考,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合作讨论师出示问题:1.查阅中国地形图(27页图2.4)和中国气候图(39页图2.15)说说我国商品粮基地在地形和气候方面的共同特点。2.查阅中国人口密度图(16页图1.10)说说我国商品粮基地人口密度的差异。3.完成P77“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将结果记录下来,与全班同学交流。生讨论回答1.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都位于东部季风区的平原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热条件好。2.位于东北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人口密度小,位于南方地区的其余7地人口密度大。通过对比读图从地图中提取有用信息解答实际地理问题培养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自主学习师出示自学自导:在人多地少,后背土地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下,我国农业生产要大力推广_____,发展________农业;同时要发展__________等,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阅读P77正文,找出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生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思考,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探究总结师展示杂交水稻、基塘生产、节水农业、蔬菜大棚四幅图片,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展示,让学生明白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思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你有哪些“金点子”?生观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