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微生物的生长教案二旧人教选修第2课时●教学过程[导课]教师提问:我们知道,生物体生命活动过程中,要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那么,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二、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学生讨论:略。教师分析:若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影响微生物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可以简略的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下面我们着重来分析环境中T、pH、O2对微生物的生长的影响:(1)温度影响微生物的生长教师投影下侧图片,并设问:①曲线AC、DF表示的含义是什么?B点又表示什么?②BA段表示什么?BC段表示什么?③造成AC段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①每种微生物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生长,不同种类的微生物适合生长的温度范围有所不同;B点表示了该种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②当TT最适温度时,随着温度的增加,微生物生长速度减慢;③造成BC段的原因是由于高温导致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和核酸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2)pH影响微生物的生长教师提问: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最适pH各是多少?学生回答:多数细菌最适pH为6.5~7.5;真菌(如青霉菌等)最适pH为5.0~6.0;放线菌的最适pH为7.5~8.5。教师投影下图,并设问:①曲线AC、DF表示的含义是什么?B点又表示什么?②BA段表示什么?BC段表示什么?③造成AC段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①、②略;③造成AC段的原因是当pH超过微生物的最适pH范围时,影响了酶的活性,影响了细胞膜的稳定性,影响了微生物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教师补充:pH的改变可能会导致代谢将发生障碍或代谢的生理途径发生改变,甚至影响自身的生长与繁殖。过渡:O2对微生物的生长有何影响呢?O2影响微生物的生长教师分析如下:[教学目标巩固]1.试举例说明研究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在生产实践上的意义。答案:研究微生物群体生长的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例如,多数代谢产物是在稳定期内合成的。但在这个时期,培养基中不仅营养物质的含量大大减少,而且积累了多种有害的代谢产物,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针对这种情况,在生产过程中,当微生物生长进入稳定期以后,就可以采取补充营养物质等措施,以延长稳定期、提高代谢产物的产量。2.氧对不同代谢类型的微生物群体生长有何影响?为什么?答案:好氧型微生物只有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因为它们必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来氧化分解体内的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维持自身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厌氧型微生物的生长不需要氧,因为它们在缺氧的条件下,仍能将体内的有机物氧化,从中获取能量。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长,因为它们能以不同的代谢方式生长繁殖。3.请设计一个实验,来测定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最适pH。分析:当培养基的pH高于或低于某种微生物的最适pH时,它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因此,可以配制出不同pH的培养基,如pH为3、5、7、9、11的培养基,经灭菌、接种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最后,观察在不同pH的培养基上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其中,生长良好的那个培养基的pH,就可能是这种微生物的最适pH然后,再次设定一个pH范围,用区间段划分、无限逼近的方法测定该微生物的最适pH。[布置作业]1.在1~5号五个三角瓶中分别加入100毫升的水(井水)和0.05克胨(多肽物质)作为培养液。把瓶口封闭后放在高温下灭菌处理。冷却后,在1号瓶中放入草履虫,2号瓶内放入小球藻,3号瓶内放入某种细菌。结果1、2号瓶内的草履虫与小球藻不能繁殖。3号瓶内细菌个体数变化如下图A所示,4号瓶内同时放入草履虫与细菌,两者个体数目变化如图B所示。5号瓶内同时放入等量的细菌与小球藻,两者个体数目变化如图C所示。以上实验是在25t,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进行的。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1、2、3号瓶内的实验结果,瓶内的______________不能被草履虫与小球藻利用,而能被细菌利用,这是因为细菌具有________的酶。(2)根据A图说明第4~6天细菌数目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B图判断细菌与草履虫的关系属于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C图判断细菌与小球藻二者的关系属于________,它们个体数目增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