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尖教案】高中地理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和地理环境6.4城市化(备课资料)大纲人教版必修●备课资料一、全球城市化趋势的地区差异城市化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镇数量的增加及规模扩大,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本世纪上半叶,城市化主要局限在先进的工业国范围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开始形成世界规模。在未来的发展中,全球城市化趋势更趋明显。二、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1990年为73%,较发展中国家的37%高出一倍。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仍在缓慢地上升,2000年期望达到75%,2025年将上升到83%。但是,发达国家内部城市化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异。据1990年资料,澳大利亚—新西兰、北欧和西欧分别为85%、84%和81%,日本和北美为77%和75%,南欧和东欧则低于70%(为66%和65%)。目前,发展中国家正进行着迅速的城市化,估计这个过程要持续几十年。1975年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为26%;1990年增长到37%,预计1990~2025年城市人口将增长289%,到2025年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1%,城市人口达到44亿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以拉丁美洲最高,为72%(1990年,下同);大洋洲(不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最低,为23%;非洲和亚洲(不含日本)为34%和33%。三、城市化速度的地区差异城市化速度一般指居住在城区人口百分比的年平均变化率,城市化速度也等同于城市人口增长率和总人口(城市加农村)增长率之间的差。它可用于衡量从农村到城区人口重新分配的强度。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的变化趋势是将略有上升的,但已从1955~1960年间的每年1.2%降到1985~1990年的0.3%。联合国有关组织估计,今后不会有进一步大的下降,2000~2025年城市化速度将保持稳定,每年大约在0.3%~0.4%之间徘徊。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地区内部存在差异。据1985~1990年的资料,南欧和东欧的城市化速度较快,分别为0.73%和0.71%;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城市化速度最小,仅0.01%;西欧、北美、北欧和日本为0.24%、0.17%、0.09%和0.08%。在不久的未来,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城市化速度将呈上升势头,2010~2050年间将分别为0.4%和0.2%。北欧、西欧、日本将围绕现有水平范围浮动,分别为每年0.1%~0.25%、0.2%~0.3%和0.0%~0.2%,而南欧和东欧在2020~2025年间城市化速度每年将为0.45%。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1980~1985年期间达到最高水平,为2.5%,1985~1990年期间下降为2.4%。在近期的未来,城市化速度有所下降,2020~2025年期间将保持在每年1.0%。发展中地区的城市化速度也不尽相同。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的城市化速度最高,1985~1990年为3.1%(不含日本);尤其显著的是东亚,其中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较快,1980~1985年间城市化速度高达5.0%,1985~1990年达4.7%。可以期望,随着亚洲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速度将有所下降。拉丁美洲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它的城市化速度最慢,1985~1990年间仅0.9%,大洋洲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城市化最低的地区,1985~1990年期间的城市化速度为1.4%。尽管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这一地区城市化速度可逐渐增加,但是,据联合国有关组织估计,到2025年其大部分人口还将为农村人口。四、我国城市化的特点1.数量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用心爱心专心1从1978年到1997年的20年间,城市由193个发展到668个,增长了246%;从行政区级来看,县级市增长较快,从92个发展到442个,增长380%;从地区分布看,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更快,从69个发展到301个,增长336%,而西部地区只增长了202%。从城市规模看,中小城市发展快于大城市,中等城市从60个发展到206个,增长243%,小城市从93个发展到381个,增长309%,而大城市只增长了74%。2.城市水平与城市密度,东部沿海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先开放发展,商品经济发达,现代工业发展较快,城市水平较西部高。3.中等城市人口增加绝对量比大、小城市大,体现了我国城市发展坚持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的基本方针。这一基本方针与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是一致的。世界各国都在设法控制大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在一些发达国家还出现了城市人口向郊区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