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单位姓名课题20.1.1平均数(第一课时)课时第40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重点难点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难点:对“权”的理解教法学法导学法讲授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新课“身边的数学”问题1在本次月考中甲、乙两位同学的成绩如下表,请计算两位同学的平均成绩,谁的平均分高?甲95989596乙931009295问题2某班在一次数学测验后,成绩统计如下表:分数10090807060人数6101568则该班这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回顾算术平均数,学生倾听并作答,教师板书课题新课教学探究一加权平均数问题1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应试者听说读写甲85837875乙73808582提问: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录用依据是什么?问题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1∶3∶4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是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提出质疑,解决。小组代表回答,组内补充学生同桌讨论,计算后提出自己的意见.学生倾听并作答引导学生思考2w1,w2,⋯,wn,则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问题4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应该侧重哪些分项成绩?如果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两人的测试成绩,那么谁将被录取?与问题2相比较,你能体会到权的作用吗?探究二例题解析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各个成绩均按百分制,再按演讲内容占50%、演讲能力占40%、演讲效果占10%的比例,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百分制),进入决赛的前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如下表所示:(单位:分)选手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A859595B958595请确定两人的名次.巩固应用练习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两位应试者进行了面试与笔试,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应试者面试笔试甲8690乙9283(1)如果公司认为面试和笔试成绩同等重要,从他们的成绩看,谁将被录取?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成绩应该比笔试成绩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计算甲、乙两人各自的平均成绩,谁将被录取?归纳学生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接纳和吸引别人的正确意见,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过程,体会权的改变对加权平均数的影响.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过程作业布置课本121页第1、2题板书设计20.1.1平均数112212+++=+++nnnxwxwxwxwwwLL练习、例题教学反思3工作单位姓名课题20.1.1平均数(第二课时)课时第4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过程与方法: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会根据样本平均数估计数据总体的集中趋势,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并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教法学法导学法讲授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新课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是w1,w2‥‥‥wn,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背加权平均数计算公式新课教学知识点一加权平均数的应用问题1:某跳水队为了解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作了一次年龄调查,结果如下:13岁8人,14岁16人,15岁24人,16岁2人.求这个跳水队运动员的平均年龄(结果取整数).追问: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与上一节课中的加权平均数求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归纳:在求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时,如果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这里f1+f2+⋯+fk=n),那么这n个数的平均数也叫做x1,x2,⋯,xk这k个数的加权平均数,其中f1,f2,⋯,fk分别叫做x1,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