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课前预设:课题热力环流教材分析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教材选择了与人类关系比较密切的大气水平运动进行了分析,并以“由因导果”的方式用图表展示出来。本部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因果关系的推导和联想,发展学生的理解记忆。课程标准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热力环流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能解释自然界中常见的热力环流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多媒体视频、图片和板图的绘制,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学习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树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难点热力环流的原理和应用教学方法教法情景设问法、启发讲授法、绘图分析法、案例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讨论探究法、绘图分析法授课人锦弘中学高中部地理组:江利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的备注生活情境引入:多媒体展示:我校在篮球场和水泥路建设时,切割球场和路面的视频、图片。情景设问:为什么要将球场和路面切割出缝隙?学生观看视频、图片,结合自身体验,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利用身边的地理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地理现象,结合自身体验和所学知识,思考地理问题,引出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借用物理上的“热胀冷缩”原理,运用到大气中。(二)、推进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的备注用心爱心专心1、启发讲授:利用正向推导法,介绍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2、绘图分析:①绘图说明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在其中渗透热力环流的原理。②观看多媒体视频,强化对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理解。3、案例探究:利用自然界中常见的热力环流现象------“海陆风”,引导学生应用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并请学生上黑板绘图。学生自主学习,回顾大气的受热过程,了解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学生自主学习,同位两人合作探究,观看多媒体视频,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学生同位合作探究,应用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引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为应用热力环流做准备。学以致用,树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思想。借用板书形成思路。深入到学生中,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和绘图,鼓励学生动手去做。深入到学生中,指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上黑板画图,给予掌声。(三)、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教师活动活动目的备注1、小结课堂内容,巩固课堂效果。2、作业布置①地理观察:观察自然界中其他常见的热力环流现象,并试做出解释。②地理绘图:绘制“山谷风”和“城市风”热力环流示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地理现象和动手能力,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检查、订正作业。附图:用心爱心专心990hpa970hpa950hpa1010hpaA热B冷C冷低压1005高压1015高压1015低压945低压945高压955热力环流示意图(1)热力环流示意图(2)“海路风”示意图(四)、板书设计二、热力环流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正向推导过程图)2、热力环流的形成(热力环流示意图)3、热力环流的应用(海陆风示意图)1、过程图2、热力环流示意图3、海陆风示意图4、小结过程图三、教学后记用心爱心专心990hpa970hpa950hpa1010hpaA热B冷C冷低压1005高压1015高压1015低压945低压945高压955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