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互动实验室应用于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的实验一、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了解气孔的结构2、培养学生制作叶表皮临时装片的能力3、学会使用数码显微镜和相关软件的操作二、实验内容1、实验名称: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2、实验器材、装置:青菜叶片、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滴瓶、数码显微镜、计算机3、主要实验材料的准备:(1)实验材料的准备:课本上的实验材料是蚕豆叶片,可是上本节内容的时候是11月底,这个季节已经没有蚕豆叶了,于是我选择了容易获得的实验材料,青菜叶片。在选择实验材料的时候,由于青菜分为大青菜、小青菜和鸡毛菜,选择哪一种材料更有利于撕取叶的下表皮,必须通过实验才有发言权。a、大青菜:我选用的大青菜品种是矮脚苏州青。在做实验的时候,感到大青菜的肉太厚,学生反映叶片不易折断。b、鸡毛菜我又用鸡毛菜来做实验。可是鸡毛菜的叶片太嫩,不容易剥除上表皮和叶肉,因此学生反映不容易撕取叶的下表皮。c、小青菜小青菜没有大青菜肉那么厚,也没有鸡毛菜的叶片那么柔嫩,容易折断,也容易剥除上表皮和叶肉,撕取的表皮效果比较好。所以,最后我选择用小青菜作为实验材料。(2)实验器材的准备:数码互动实验室系统主要包括主控台教师端显微镜、学生端显微镜和计算机等。教师端显微镜学生端显微镜数码互动实验室数码显微镜能将普通的光学显微镜看到的实物图像通过数字摄像头使其成像在计算机上。利用这一系统我们对微观领域的研究可以从传统的双眼观察到通过显示器再现,并可以用信息采集软件,将结果保存下来,还可以对结果进行一定的编辑与分析。数码互动实验室的基本原理就是将多台数码显微镜与计算机系统连接成局域网,以方便师生互动、图像传输与共享。在中学教学中可以用于课堂演示、实验结果的记录、数据处理等。这一系统可以便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能极大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一个师生互动良好,高效率的教学体系。三、实验教学设计思路1、教学重点: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2、教学难点: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通过实验能描述气孔的结构3、实验对教学目标的作用:(1)通过实验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为学习气孔的结构,开闭原理等内容打好基础。(2)通过数码互动实验室实现结果的互动与展示,有效促进学生完成实验。4、主要教学策略:多媒体展示,教师示范操作与学生小组实验相结合5、实验类型:学生实验四、实验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资料】: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果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kg以上的水,这些水的用途大致情况如下表所示:生长期中总吸水量204.3kg100%作为组成成分的水量1.9kg0.9%维持生理过程的水量0.3kg0.1%?202.1kg99%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考99%植物吸水量的用途是什么。(二)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通过展示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实验现象:1、锥形瓶内液面下降2、塑料袋上有小水珠。继而引发学生思考实验现象的原因。这样学生就能初步讲述什么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并能总结出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水分是从叶片的什么结构散失的?”,通过复习叶片的结构,(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叶脉),让学生分析出植物可能通过表皮散失水分,所以我们要对植物的叶表皮进行观察,这样就进入了本课的实验教学。(三)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实验步骤讲解】1、制作叶表皮的临时装片教师讲授和演示制作青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的方法。(一边讲授,一边在实物投影仪下进行实验操作演示)(1)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在一旁。(2)取一片青菜叶片,将叶片的背面向里对折。(3)在折断处,用左手拇指的指肚轻轻剥除上表皮和叶肉,可以看到无色透明的薄膜,这个薄膜就是下表皮,这一过程要注意的是不要撕取叶脉处的表皮。(4)用镊子夹取一小片下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和解剖针把下表皮展平,盖上盖玻片。这样就完成了青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2、用低倍镜观察叶表皮取镜、对光,将制好的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通过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找到清晰的视野。3、拍照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