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墨子及墨家的一些思想;2、扫清文中相关字词的读音障碍;3、积累文中典型的文言知识(实词、虚词、句式、古今异义、通假和词类活用等),能用白话文翻译文句;4、理解文章层层铺垫、类比论证的说理技巧;5、结合现实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设疑探究引导梳理讲练结合(三)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崇尚和平,珍爱生命意识;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战争观。二、重点难点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2、理解文章层层铺垫、类比论证的说理技巧;3、结合现实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人类有史以来,战争连年不断。一部人类史,也是一部人类自相残杀的战争史。真可谓:生灵涂炭,八荒处处皆孤冢;白骨横野,九州座座是空城。哪怕是到了新世纪的今天,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唯一的星球仍硝烟不断。(PPT图片展示)当然,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和平的呼声。早在2400多年以前的中国,就有一个思想家,就反对不义之战,提出了“非攻”的主张,他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非攻》。二、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同学们,现在我们明确一下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看看学习目标是什么。(用PPT出示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了解墨子及墨家的一些思想;2、扫清文中相关字词的读音障碍;3、积累文中典型的文言知识(实词、虚词、句式、古今异义、通假和词类活用等),能用白话文翻译文句;4、理解文章层层铺垫、类比论证的说理技巧;5、结合现实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二)情感目标崇尚和平,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战争观。三、墨子档案,了解墨子及墨子一些思想。方法步骤:先叫学生介绍老师补充。PPT出示:四、检查预习扫清字词梳理文意。(完成学习目标2和3)方法步骤:1、扫清文中相关字词的读音障碍(完成预习检测题);2、扫清文中实词、虚词、通假、特殊句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并翻译文句,理清文意(完成预习检测题)。五、研读课文,合作探究,思考问题。(完成学习目标4和5)方法步骤:1、学生齐读;2、默读思考问题。(1)思考:文章题目是“非攻”,作者是否开门见山地谈论战争的问题?如果不是,那么作者先从那些事谈起呢?(学生举手回答,学生之间补充,老师点拨归纳总结。设置此题梳理文意及行文思路,并完成学习目标4)攘人犬豕鸡豚。杀不辜人。杀一人,一死罪攻杀十人,十死罪国杀百人,百死罪追问(1)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从“‘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到‘攘人犬豕鸡豚’,一直到‘攻国’”和从“‘杀一人,一死罪’,到‘杀十人,十死罪’,一直到‘攻国’”,在材料安排上,写作上有,论证方法上有何特点?明确:层层铺垫,类比推理,对照鲜明。(要求学生在齐读课文。战争,从人类诞生起,好像永远不会消停,有大战,第一次,第二世界大战,也有连续不断的小战,局部战,就在近现代中国就和周边国家大大小小发生了不少的战争:出示幻灯片:1、抗日战争: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中方的史料表明,在抗日战争中,保守估计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2、中印自卫反击战:1962年6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藏南和印度之间的边境战争。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军队以阵亡722人负伤697人的微小代价完全歼灭印军7个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击毙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3、中越自卫反击站:1979——1989年中国、越南两国在中越边境爆发了时持近十年的战争。中国收复了扣林山、法卡山,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等地。4、中越南海海战:1988年3月中旬,越方不顾中方的警告,侵犯中国南海,并对中国士兵做言语和动作上的侮辱。中国军队奋勇杀入侵之敌,拉开了惊心动魄的反击战,反击战仅仅进行了不到28分钟,中国海军大获全胜。就在进入21世纪,世界各地也发生过不少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