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的产生及转化(第一课时)[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查阅资料并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的措施3、讨论自然界氮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教材内容展现]1.氮气与氧气的反应(用雷雨天硝酸的形成引出)2.氮气与氢气的反应(用人工固氮引出)3.一氧化氮与氧气的反应(用实验现象引出)4.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引出)5.氮的固定(用化学方程式引出)[教学建议]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氮气的性质[学案设计]一、自然界的氮循环请观察录像放电一段时间后空气颜色变化说明什么?加水后气体颜色消失,测定pH呈酸性,你猜想生成的酸是什么?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天发庄稼”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启发等,请学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之。[学生归纳]:氮气和氮氧化合物的性质1、氮气的性质:2、NO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NO2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三、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与防治[交流与讨论]1、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2、氮的氧化物污染的防治措施:3、氮的固定:4、氮的循环:[知识小结]氮气的性质1、氮的固定;把游离态的氮(氮气)变成化合态的氮(氮的化合物)的过程。2、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得出,氮气中氮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1)氧化性1N2+3H22NH3N2+3MgMg3N2(2)还原性N2+O22NO3、氮的循环[课后练习]:1.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C、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B、NO和O2反应生成NO2D、由NH3制碳铵和硫铵2.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4,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A.N4是N2的同素异形体B.N4是N2的同分异构体C.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2D.N4的摩尔质量是56g3、下列大气污染物中,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A、SO2B、CO2C、NOD、CO4、上世纪80年共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NO分子中有极性共价键B、NO是造成化学烟雾的因素之一C、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D、NO分子所含电子总数为偶数5、某集气瓶中的气体呈红棕色,加上足量的水,盖上玻璃片振荡,得橙色溶液,气体颜色消失,若再打开玻璃片后,瓶中气体又变为红棕色,该气体可能是下列混合气体的A、N2、NO、Br2B、NO2、NO、N2C、NO2、O2、NOD、N2、O2、Br26、在烧瓶中充入1/4体积的N2,1/4体积的Cl2,1/2体积的H2,此混合气体光照一段时间后倒立在水中,进入烧瓶的水的体积最多占烧瓶体积的A、1/4B、1/3C、1/2D、3/47、a、b、c、d、e五种物质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图所示转化,其中a是单质;b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c、d都是氧化物;e是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且是一种强电解质;则a可能是A.Cl2B.N2C.SD.C8.等质量的镁条分别在足量的aCO2bO2c空气dN2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用仪器A、B和胶管组成装置收集NO气体(①仪器A已经气密性检查;②除水外不能选用其他试剂)。操作:氨和铵盐(第二课时)[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查阅资料并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的措施3、讨论自然界氮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2[教材内容展现]1、通过实验学习氨的性质①氨气极易溶于水及其氨水的碱性。[化学实验1]②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易挥发性极其氯化氢和氨气的化合[化学实验2]2、通过实验学习铵盐的性质①铵盐的不稳定性[化学实验1]②②铵根离子的检验[化学实验2]③从离子反应的角度认识铵盐与碱液的反应[教学建议]1.氨的性质补充氨的还原性:氨的催化氧化2、铵盐的性质①从离子反应的角度认识铵盐与碱液的反应②铵盐的不稳定性③铵根离子的检验[教学过程]一、氨的性质:[实验探究][实验1]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量水)的胶塞。按图4-15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观察现象。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