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一节鸦片战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鸦片战争前夕的世界形势及清朝统治的危机,在此基础上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掌握鸦片战争的简要过程;.理解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及原因分析。●教学难点: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一、前言1、中国近现代史分段:近代史:1840-1949(旧民主主义1840-1919;新民主主义1919-1949,整个近代史都是两半社会);现代史:1949年后。(1)近代史前期(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约80年)其内容为中国近代化,也就是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近代化的历程分为: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三个阶段,但始终没实现。(2)近代史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约30年)其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即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建立新中国而斗争的时期。(3)中国现代史(共和国史1949-现在)其内容是中共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如何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前30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探索中国的社建道路,有成就也有曲折;后20年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取得了具大的成就。2、两半社会的特点:封建制度的根本未变;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中外势力勾结;经济文化落后,人民生活困苦;帝国主义控制中国政治、军事及经济。3、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建立基础不同:后者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前者排斥分工;满足需求范围不同:后者满足市场需求,前者满足一家一户或小范围需要;与外界联系不同:后者对外开放,前者闭关自守;对技术要求不同:后者采用先进技术,前者因循守旧;二、鸦片战争背景1、中国:总特征为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丧失土地(土地兼并严重)。政治:日益腐败。官场腐败(材料);阶级矛盾尖锐(材料);军事:军备废弛、军纪败坏。财政:国库亏空。外交:闭关锁国,闭目塞听(材料);补充闭关锁国①禁止国人出海贸易;②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原因:根本上是自然经济的产物;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防止倭寇和反清势力;防止西方民主思想的渗透;统治者担心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会影响统治;统治者狂妄自大评价:具有民族自卫的性质,暂时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阻碍了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学习、掌握世界先进思想和文化科技;属消极防御,不能从根本上抵御外国入侵;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伍。补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原因:A.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B.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C.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D.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E.重农抑商政策压抑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F.自然经济根深蒂固;G.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2、世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经济:英法等国完成和进行工业革命;政治:资本主义政治进一步完善;军事:装备先进,英国成为“海上霸王”外交:为夺取原料和市场进行对外扩张;三、鸦片和禁烟运动1、原因: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造成烟毒泛滥白银外流。中英贸易情况:英国-中国商品情况中国出超原因: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材料)。2、走私鸦片的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3、鸦片危害:①加重了人民负担,影响人民生活;②影响了清政府财政收入;③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④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见材料)道光帝支持禁烟原因:危及清朝统治主张禁烟:林则徐、黄爵滋、邓廷桢禁烟运动:虎门销烟1839、6意义: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决心;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影响:为鸦片战争导火线;林则徐活动:上书禁烟-钦差大臣去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