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生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句式和虚词“以”的用法。3、真正理解庄子的“尊生”思想,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尊重他人的生命。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句式和虚词“以”的用法。教学难点:真正理解庄子的“尊生”思想,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尊重他人的生命。教学过程一、导课: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因伤退赛,虽然很多国人对此表示理解,但是有些人却表示刘翔对不起观众,他应该向阿赫瓦里学习,爬也要爬到终点。你怎么看?很多人的意思是,这么多人在看,就算骨折了也要爬到终点,并自作聪明把这种其实是取悦国人的表演认为是体育精神。甚至有某些一直接受假大空教育的体育评论员还认为刘翔应该走完110米,以便于取悦于他和某些观众,接受他为代表的那一类人对于体育的理解。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体育精神,这就是煽情,是超女精神。——韩寒我不赞同他学习阿赫瓦里,刘翔退出比赛,是为了更好的复出,是对生命的尊重,他已经为国家挣得了很多的荣誉,他对得起任何国人。在常人眼中,“天下”是最尊贵的东西而在庄子及其后学眼中,生命的价值才是无与伦比的。他们提出了很值得重视、也很深刻的尊生思想。那么庄子《尊生》有些什么思想呢?二、预习检测(解决本课的实词虚词文言句式)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古今异义,虽然这样)夫天下至重也(形作名,贵重的东西)故天下大器也(古今异义,最珍贵的器物)冬日衣皮毛(名作动,穿;古今异义,用带毛兽皮做的衣服)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收获敛藏)逍遥于天地之间(状语后置)事之以皮帛而不受(名作动,侍奉;状语后置)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使动,使……被杀;被动句)杖策而去之(名意动,以……为杖)三、研读课文1、被当时世人看做最高价值的天子之位,却是让都让不出去,子州支父、子州支伯、善卷拒受天下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子州支父:不以天下害生;子州支伯:不以天下易生;善卷:逍遥天地间,何以天下为。2、庄子认为拥有天下和珍视生命二者是不可得兼的,难道二者真的水火不容吗?这是庄子在有意凸显生命的重要性,而且通过生命跟天下的对比,确立生命的最高价值。可能带点夸张的性质,不拿天下对比,不足以显示生命的重要。对庄子来说,天下也是身外之物,对身外之物的过度重视和追求势必影响生命的质量。所以,只有不把身外之物(包括天下)当回事的人,才能二者兼得吧。但是一般人很难做得到,要么因为看不透,要么因为身不由己。3、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就是说不把天下当回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既然他不把天下当回事,那怎么可以托付天下给这样的人呢?从一般意义上说,尊生体现在两个具体方面:一是要珍重自己的生命。在面临世俗名利的时候,庄子学派强烈主张以生命为本,反对让世俗名利牵累和祸害生命。他们津津乐道的许由、子州支伯(子州支父)、善卷、石户之农等形象,都不愿为了拥有世人看得最重的天下,而祸害自己的生命,或者使生命处在危险当中。曲辕栎树为了保全生命,不懈地追求无所可用的境界,最终得其所愿。这些寓言都强调了生命对人生抉择的决定性意义。——孔子和孟子拿仁、义跟生命对比,以一种极端的形式来彰显仁、义的价值,主要是反对世人为了得生、避患而无所不为;庄子及其后学拿天下和生命相比,以一种极端的形式来彰显生命的价值,主要是反对世人以养伤身、以利累形。也许这两家互相补充才更加圆满二是要珍重他人的生命。尊生不只意味着一系列以自我生命为中心的选择,而且意味着深切关怀他人的生命。太王古公亶(dàn)父在狄人的侵扰下,不忍心为了地盘而使百姓丧命,便毅然从邠(bīn)出走到岐山之下。这里突出的主要就是对他人生命的关怀。这里满含着庄子对生命的无比尊重和热爱,对生命自由存在的热情追求以及对生命受到伤害的悲悯和激愤,是渗透生命教育的最好教材。4、亶父迁岐山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不以所用养害所养。5、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真的不同吗,日本侵华,那岂不是要把领土乖乖地交给他们更好?富贵不以养伤身,富贵的人拥有大量养生的好东西,怎么会伤害自己呢?我的理解:当侵略者把你当做奴隶,不给你尊严,甚至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