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中学选修Ⅰ一轮复习教学案(总60)专题八(一)明治维新(一)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陷入半殖民地危机等基本史实。2.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3.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概述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基本内容。探讨明治维新成功意义,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4.认识到改革能够解放生产力的道理。.知道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史实。了解1889年日本宪法确立的政治体制和侵略亚洲邻国的史实。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认同顺应世界潮流与追求和平发展的价值观(二)知识导学一、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12——19世纪中)1、政治: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统治阶级。天皇名义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但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大名向将军宣誓效忠,但在自己的领地上有相对的独立性;实行严格的封建身份制度。2、对外关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3、经济:实行领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向领主租种土地,缴纳地租。二、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1、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并引起日本社会深刻变化㈠19世纪以来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①商品经济已经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形成_____为中心的全国___网络;②商品经济促进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③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在纺织业中_________发展起来,有些商人组织资本主义性质家庭手工业或直接投资手工工场。一小部分农民,开始使用雇佣工人经营作坊。㈡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引起社会变化:①一些大名:顺应商品经济发展,采取改革措施,加强自己的力量;甚至也经营工商业,逐渐与商人、新兴的资产阶级接近。②中下级武士:经济状况日趋恶化,对现实不满,有些人也经营工商业。③新兴的地主、商人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要提高政治地位。④一些“本百姓”破产,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质疑1、阅读课文99页,回答相关问题。2、人民抗争使幕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㈠平民起义此起彼伏:农民遭受沉重剥削,经常起义,城市也“米骚动”。㈡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1837年,大阪,大盐平八郎起义充分显示幕府统治危机。①原因: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②影响:充分显示幕府统治的危机。直接打击幕府和巨商,暴动得到广泛响应效仿。1③地位: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由武士联合农民和贫民的暴动。(性质)㈢大名也开始挑战幕府权威;一些大名,如萨摩、长州等大名,顺应商品经济发展,采取改革措施,加强自己的力量;甚至也经营工商业,逐渐与商人、新兴的资产阶级接近。㈣天皇力图恢复统治权:被称为“京都囚徒”的天皇也利用反幕府力量恢复自己统治地位。3、佩里叩关(“黑船来航”)后,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⑴时间:1853年,美国,佩里。⑵条约:《________》,也称《神奈川条约神奈川条约》。⑶影响:使日本彻底结束闭关锁国闭关锁国的状态,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①政治上:国家主权受损害,内政遭干涉,沦为半殖民地国家。②经济上:一方面日本成为列强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民族手工业纷纷破产。包括中下级武士在内的人民生活恶化,幕府大名财政更困难。另一方面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③思想上: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要求变革的呼声更加强烈。质疑2、中日两国国门被打开的相似之处有哪些?4、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统治,为明治维新提供了政治条件。⑴幕府镇压人民,制造安政大狱;打破了改革派大名的幻想,使人们认识到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推翻幕府统治。⑵倒幕力量:中下级武士,商人,新兴资本家和新兴地主。⑶领导力量:长州、萨摩等大名。(他们结成军事同盟,改变力量对比,成为倒幕顺利发展的基础)⑷倒幕经过①1867年:倒幕派京都秘密会议,获得明治天皇讨幕密旨。②德川庆喜提出“大政奉还”和辞去“征夷大将军”,却暗中伺机反扑③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体制。④1868年:⑴鸟羽、伏见战役,打败幕府军队,德川庆喜投降。(戊辰战争)⑤明治政府迁都江户,改名东京。⑴主观原因:①倒幕派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