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和《论语》;2、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3、学习本文清晰的结构层次;4、学习通过对话和简单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5、品析人物象,从而,树立正确人生观,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以、尔、乎、方、如、夫、则、而、作、撰、伤、与、让等);2、学习通过对话和简单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3、品析人物象,从而,树立正确人生观,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教学难点孔子为何“哂由”“与点”?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要联系孔子的政治思想。教学方法诵读领悟法,讲析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孔子和《论语》;2、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教学程序一、导入宋代开国宰相赵普说过一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们在初中时学过《论语十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中的另一名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二、题解学生看注释后,说出四人的姓、名、字,解释“侍坐”。三、孔子有道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他,一个老人,让我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479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以礼治国。年青贫贱,勤奋好学。五十岁时担任过鲁国司寇,代理相事,弃官后,带着自己的弟子,拉着几大车书籍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晚年致力教育,相传先后有“弟子三千,七十二人贤士”。整理《诗》、《书》、删修《春秋》,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四、《论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五、朗读感知1、听示范朗读2、正音正字(补充文注之外)毋wú乘shèng馑jǐn俟sì甫fǔ铿kēng莫mù3、练习朗读4、演读。六、翻译全文(详见幻灯片)七、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一)、一词多义以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介词,把,拿,用君子不以言举人介词,按照,依照固以怪之矣介词,通“已”,已经毋吾以也动词,认为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动词,用、做。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动词,用,依靠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连词,而;多解不宜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表结果,以致于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语助,表时间、方位和范围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任用尔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你们问君何能尔。代词,这、那、这样、如此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相当于“然”,表状态,形容词词尾鼓瑟希,铿尔助词,相当于“然”,表状态,拟声词词尾定楚国,如反手尔《荀子•非相》通“耳”,罢了乎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比摄乎大国之间落后介词,在异乎三子者之撰介词,比浴乎沂,风乎舞雩介词,在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语气词,呢方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道理方六七十里方圆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正,才如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方六七十里,如五六十里或者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赤,尔何如与“何”连用,即“如何”,怎么样公如大夫入《仪礼•乡饮酒》和,同权将如吴《三国志•吴书》到……去不动如山《孙子兵法•军争》像,如同夫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成年男子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丈夫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这,那夫战,勇气也发语词,用在句首引出议论夫子何哂由也与“子”组成“夫子”,对孔子的尊称则《论语》六则指分项或分段落的文字的条数居则曰“不吾知也。”副词,就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副词,却,可是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连词,那么唯求则非邦也与些副词,就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此则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