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赠诗鉴赏重点:鉴赏酬赠诗比兴艺术手法,感受委婉含蓄语言的魅力;难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委婉含蓄地传情达意。本节课的训练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会鉴赏酬赠诗。1、酬赠诗介绍: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或者赠给亲友同人的作品。与今人靠酒肉交友不同,古人以诗交友,以诗言志,因此常常把诗歌作为结识朋友的手段,朋友之间常常互相唱和,此谓“酬唱”,而有所感受,有所表达,有所思念时,也常常赠诗给亲友,以明其情志,此所谓赠诗,二者并称“酬赠诗”。2、酬赠诗的鉴赏(1)、要知人论世,熟悉写作背景,考试时特别注意原诗后面的注释。(2)、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能研读出比兴之外的深意。粗读——你觉得像什么诗?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悲伤;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叹息;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无奈!思考:(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诗歌通过细致入微地刻画女主人公受珠还珠时的心理,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美丽温柔、多情重义、顾全名节、对丈夫忠贞不渝年轻节妇形象。(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熟读课文注释1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等头衔,是炙手可热的人物。而张籍当时是唐中央政府的水部员外郎,颇有诗名。所以,不能单纯地把它看成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而是一首为婉言拒绝李师道的勾引而写的名作。诗人通过一位节妇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政治态度,即主张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3)、诗人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达的?您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送我一对明珠。语气中含有谴责之意。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指出,李师道的别有用心。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表面看,是感师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层看,话中有文章。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我与丈夫誓同生死”!这两句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最后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你虽有一番“好意”,我不得不拒绝。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全诗运用比兴手法。比是比喻的意思。兴是寄托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