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高一科目____化学___主备教师____备课组长审核课题内容1-2-3溶液的配制和分析(第二课时)学生实验时间教学资源分析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课标》1.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2.能够独立或者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省指》1.知道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初步学会溶液配制的实验技能,体会定量研究方法对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2.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应用于化学反应中的简单计算教材分析初中阶段学生已学习过用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本节内容介绍了新的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化学学习中必需的基本概念,在生产和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是溶液定量分析的基础,让学生知道在定量分析中经常要从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入手;通过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也为后续的化学实验以及《实验化学》模块的学习做铺垫。教辅资源苏教版《化学1》、《作业本》、配套教学光盘、互联网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初步学会溶液配制的实验技能2...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应用于化学反应中的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定量研究方法对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重点分具体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定量分析及相应的简单计算用心爱心专心析化内容和确定依据难点分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配制溶液中的误差分析主要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一)新课导入个性化设计与改进用心爱心专心教学过程学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首先要说明实验室规则【说一说】通过观察容量瓶,请同学来说一说容量瓶其构造、特点。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并用蒸馏水洗净。②不能用作物质反应或溶解或稀释的容器。③热溶液需要冷却至室温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④转移溶液时要用玻棒进行引流【动一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配制溶液的实验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2.配制溶液的步骤:①计算。②称量(托盘天平)。③溶解(烧杯、玻璃棒):将溶质倒入小烧杯,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冷却至室温。④转移(容量瓶、玻璃棒):将上述冷却后的溶液转入指定容积的容量瓶,并用蒸馏水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一并注入容量瓶。如何将烧杯中的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注意:玻璃棒不能与容量瓶口接触,防止溶液外流。为什么要洗涤玻璃棒和烧杯?(确保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减少实验误差)⑤定容(胶头滴管):在容量瓶中继续加水至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注意:若定容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能用胶头滴管把多余的液体取出吗?若不能那又该怎么办?用心爱心专心⑥摇匀:把定容好的容量瓶瓶塞塞紧,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几次,混合均匀。注意: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线,不能再加水补充至刻度线。否则将使溶液体积变大,使浓度变小。⑦装瓶贴签(容量瓶不能保存溶液):将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盖上瓶塞,贴上标签,注明溶液浓度和名称。(教师可以记录学生存在的错误操作,在下个课时中作为实验误差分析的素材)【误差分析】定容时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实验操作错误引起误差的分析:对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1、称取时间过长或用滤纸称放2、向容量瓶注液时少量流出3、未洗净烧杯或玻璃棒4、未冷却至室温而注入定容5、定容时加水过量用吸管吸出6、定容时仰视、俯视刻度线7、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8、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5例5并完成问题与解决课堂小结1.物质的量浓度2.溶液的配制3.物质的量浓度应用于化学反应中的简单计算用心爱心专心【课堂练习巩固】:欲配制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①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克。②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中加蒸馏水将其溶解,待后将溶液沿移入mL的中。③用少量蒸馏水冲洗次,将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