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6多角度认识原电池[微点突破]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认识原电池:1.反应角度(1)当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知道,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被设计成原电池。但需要注意:与正常的氧化还原反应不同,原电池中存在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分开进行的。(2)原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是自发的。若不能自发发生反应,则不能形成原电池必须注意,这里所说的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电极与电解质溶液反应,也可能是电极与溶液中溶解的氧气等发生反应,如将铁与石墨相连插入食盐水中。2.能量角度氧化还原反应有放热反应也有吸热反应,一般放热反应才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产生电流。3.组成角度(1)要有两个电极。这两个电极的活泼性一般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负极是活泼性较强的金属,正极是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材料(包括非金属或某些氧化物,如石墨、PbO2),但要求负极能与电解质溶液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两电极必须插入电解质溶液中。非电解质由于不导电,不能参与形成原电池。(3)必须形成闭合回路。闭合回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就是通过导线将正、负极相连,也可以将两种金属材料相接触再插入电解质溶液中,日常生活中的合金则是两种材料相互熔合在一起形成正、负极的,因此在判断是否形成闭合回路时,不能只看是否有导线。常见闭合回路的形式如下图所示:4.转移角度原电池工作时,能够发生电子、离子的定向移动,能够形成外电路与内电路。在原电池中,外电路通过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子从负极流出,从正极流入,电流的方向与此相反;内电路中的电流通过离子的定向移动来形成(阳离子移向正极,而阴离子移向负极)。因此,电子的流向仅限于外电路,电解质溶液中没有电子流过,而电流则在内、外电路同时形成。5.形式角度任何原电池从本质上都属于如下两种形式中的一种:[专题对练]1.一种光化学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式为AgCl+Cu+===Ag+Cu2++Cl-,下列关于该电池在工作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子的运动方向:Pt→外电路→Ag→内电路→PtB.生成108g银,转移的电子为1molC.Cu+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Cl-由正极迁移到负极A[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Pt经过导线流向正极Ag,不能进入溶液中,A错误;原电池中银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AgCl(s)+e-===Ag(s)+Cl-(aq),则生成1molAg即108g时,转移的电子为1mol,B正确;铂作负极,负极上Cu+失电子生成Cu2+,则Cu+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Cl-由正极迁移到负极,D正确。]2.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形成碱性溶液。根据这一物理化学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法测水泥的初凝时间。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Cu+Ag2O===Cu2O+2A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负极材料是银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OH--2e-===Cu2O+H2OC.测量原理示意图中,电流从Cu经过导线流向Ag2OD.电池工作时,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B[在该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是铜,铜作负极,A错误;铜为负极、Ag2O为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OH--2e-===Cu2O+H2O,电流从Ag2O经过导线流向铜,B正确,C错误;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D错误。]3.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Ca+2Cl--2e-===CaCl2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C.每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gPbD.常温下,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指针不偏转D[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为PbSO4+2e-===Pb+SO,A项错误;放电过程为原电池,故阳离子向正极移动,B项错误;每转移0.1mol电子,生成0.05molPb为10.35g,C项错误;常温下,电解质不能熔化,不能形成原电池,故指针不偏转,D项正确。]4.如图为Zn聚苯胺二次电池的示意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