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第3课时)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课题《项羽之死》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课文与拓展资料。全面了解项羽其人过程与方法通过拓展与深层阅读,全面理解项羽的现实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仔细钻研课文的习惯重难点分析重点:准确翻译课外文言语段难点:探究如何正确全面客观评价项羽悲剧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研读·探究教学过程补充内容一、拓展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译文项羽并没有一尺一寸可以依靠的权位,只不过奋起于民间,三年的时间,就发展到率领五国诸侯一举灭秦,并且分割秦的天下,自行封赏王侯,政令都由项羽颁布,自号为“霸王”。虽然霸王之位并未维持到底,但近古以来未曾有过这样的人物。…………以功自负,强逞个人智慧而不效法古人,认为自己干的是霸王的事业,想凭着武力征讨来谋夺、统制天下,五年的时间便丢掉了国家政权,自身也死在东城,还不醒悟,又不自我责备,这就大错特错了。却说什么“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错”,这难道不荒谬吗?二、意旨探微本文通过写项羽在与刘邦决战失利的最后阶段的言行,进一步表现他的英勇顽强的斗志、拔山盖世的意气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性格,透露了他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的羞愧自耻心理,对他在幸存与尊严之间勇敢地选择后者的举动,表现出深深的赞叹和惋惜。三、文言基础积累1、词类活用项王军壁垓下项王则夜起直(当)夜溃围南出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2、特殊句式: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天之亡我,我何渡为!3、成语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十面埋伏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乌江自刎四、深层阅读《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五、学生翻译课文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