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学习含蓄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作者选材的独特之处。过程和方法: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情韵之美,进而把握作者爱的圣洁和伟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正确并且崇高伟大的爱情观。[来源:Zxxk.Com]教学重点:理解叶芝爱情的崇高圣洁。教学难点:叶芝爱情的圣洁和正确爱情观的树立。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于爱情的理解也各有不同。今天我们将走入爱尔兰诗人叶芝的情感世界,看看他对于“爱”是如何解读的?我们从他身上又会获得哪些启示?首先我们看课下注释,来一同了解作者。二、补充介绍叶芝资料。叶芝,爱尔兰诗人、剧作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叶芝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者之一。1865年6月13日出生于都柏林。曾在都柏林大都会美术学院学习绘画,1887年开始专门从事诗歌创作,被诗人艾略特誉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1939年1月28日,在法国南部罗克布鲁纳逝世。叶芝曾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理由是“以其高度艺术化且洋溢着灵感的诗作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灵魂”。三、播放诗朗诵。四、找学生读(方式可灵活:男生女生单独读、各自齐读、全班齐读等,可配乐。)五、读完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用一个词或几个词概括,并简述理由。六、看题目,“当你老了”,“你”和作者是什么样的爱情?——单恋。介绍背景:叶芝把这首诗献给一个一生追求但一生被拒绝的漂亮女演员茅德·冈。经过五次求婚,五次被拒之后,他总算认清了他们永远不可能交合的命运。但那颗受伤的心,还是无法停止对爱的最后咏唱和想象。就在茅德·冈嫁给了一位爱尔兰军官时,叶芝写下了这首诗。但是诗人没有直接书写,而是将时间推移到几十年之后,想想自己所爱之人衰老时的情景。那么,我们解读完这首诗之后,看看我们会不会有新的感受和认识。七、逐节分析:(每齐读完一节,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或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来和大家进行交流与探讨。)第一节:写作手法:想象关键词:阴影——提醒她应为曾经的拒绝而感到遗憾;情感:温暖;第二节:写作手法:对比关键词:灵魂——茅德·冈献身爱尔兰自治运动的精神;情感:圣洁(或崇高、伟大等);适时补充有关“朝圣者的灵魂”的背景:1889年1月30日,二十三岁的叶芝第一次遇见了美丽的女演员茅德·冈,她时年二十二岁,是一位驻爱尔兰英军上校的女儿,不久前在她的父亲去世后继承了一大笔遗产。茅德·冈不仅美貌非凡、苗条动人,而且,她在感受到爱尔兰人民受到英裔欺压的悲惨状况之后,开始同情爱尔兰人民,毅然放弃了都柏林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而投身到争取爱尔兰民族独立的运动中来,并且成为领导人之一。这在叶芝的心目中对于茅德·冈平添了一轮特殊的光晕。第三节:写作手法:想象关键词:星星(理解其象征义)——爱情绵长永恒,有如那万世不变的夜空中的星星;情感:永恒。总结:最开始我们读完这首诗,感觉是温暖、感动等。分析完之后,我们就会发现,爱应该是忠贞不渝的,是圣洁、崇高、伟大、永恒的。这是叶芝对爱的理解,而他也是这么做的。等后来,有人告诉他茅德·冈的现状是丧偶独居时,并借此安慰他失恋之情,叶芝写道:“时间只能再一次焕发出她的美:因为她风姿非凡、华贵雍容……只要她转过身,你就会知道听人安慰有多么愚蠢”。可见他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他的爱不会随岁月的推移而消失。在此,对于叶芝的这种爱我写了一段话,来表达我对他的这种爱的崇敬之情:叶芝的爱:不会因多次的拒绝而退却,不会因距离的相隔而淡漠,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更不会因容颜的衰老而厌弃!所以我说,这才是最为崇高而圣洁的爱情。现在的你们对爱情的理解还很肤浅,你们的不成熟很容易把爱变成恨,心生恨意就会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所以,只要我们树立了正确的爱情观,那么你们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爱!八:“当你老了”是一种假设的写法,那么这首诗和我们以前所学的诗歌在选材上有什么不同吗?(看幻灯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氓》: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