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第3课时)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课题《将进酒》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识课文内容,完成难点突破,进一步理解诗人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完成对难点问题的解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学习习惯重难点分析重点:难点问题突破难点:如何准确理解诗人的狂放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练习·鉴赏教学过程补充内容一、难点突破1、通过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诗人狂放的感情明确口气甚大:“呼儿”、“与尔”,指挥倜傥。出手甚大:不惜将出名的五花马、千金裘换取美酒,以图一醉。倒宾为主:本是友人招待于他,此时竟忘形高踞一席,颐指气使,甚至提议典裘当马。其形骸之放浪、情态之任诞、呼之欲出。2、怎样理解诗人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起兴的作用明确词句有比兴的作用。以黄河水的急遽奔流和一去不返引起人生短暂的慨叹,比喻人生易老、华年易逝;同时以黄河的伟大永恒来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3、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为什么单以曹植为例?明确曹植少以才华为父赏识,谢灵运以为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他颇具事业心,一生追求“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却备受猜忌,有志难展,英年早逝。李白钦佩其才干,同情其遭遇,借以自况,加之曹植与酒联系颇多,正好切事,所以用以做例证。二、深层探究天生我材必有用与但愿长醉不复醒是否矛盾?三、拓展李白一生嗜酒成性是出名的,因有“醉仙”之称。玩读李白诗作,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酒味。李白是因醉酒致疾致命的,就连升天的灵魂都带着醉意。当代富有诗人气质的学者安旗在《李白纵横探》一书中,神奇美妙地描绘了李白临终的情景,写道:“夜,已深了;人,已醉了;歌,已终了;泪,已尽了;李白的生命也到了最后一刻了。此时,夜月中天,水波不兴,月亮映在江中,好像一轮白玉盘,一阵微风过处,又散作万点银光。多么美丽!多么光明!多么诱人!……醉倚在船舷上的李白,伸出了他的双手,向着一片银色的光辉扑去……四、回归课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五、学生背诵课文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