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目标:1.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氧气。2.过氧化氢溶液在不同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3.过氧化氢溶液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情感目标:通过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H2O2分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教学方法:实验研究实验用品:仪器:试管、酒精灯、试管夹、火柴、药匙、胶头滴管药品:10%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饱和硫酸铜溶液自备材料:檀香(1根)、软饮料吸管(1根)实验装置图及说明:(1)(2)(3)(4)(常温)(加热)(滴加硫酸铜溶液)(加二氧化锰)教学过程:实验步骤:1、取四支试管,分别加入5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2、分别进行如下实验(1)向第一支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檀香,观察现象。(2)给第二支试管加热后伸入带火星的檀香,观察现象。(3)向第三支试管中滴加几滴饱和硫酸铜溶液,振荡一会儿后,伸入带火星的檀香,观察现象。(4)向第四支试管中将二氧化锰从饮料管中倒入,伸入带火星的檀香,观察现象。1实验编号现象原因与结论1几乎没有气泡产生,檀香不复燃常温几乎不分解2有气泡产生,檀香不复燃加热后分解速率加快,但氧气量不大3有气泡产生,檀香不复燃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氧气量不大4有大量气泡产生,檀香复燃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速率且氧气量大实验改进的意义:1、带火星的木条易熄灭,用檀香代替木条有利于课堂演示实验的持续操作,减少实验操作所需时间。2、过氧化氢溶液常温分解无法看到明显现象,不足以说明它能分解,时问也不易掌握;给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实验的补充既说明过氧化氢能分解,又说明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直接用药匙把二氧化锰加入试管,试管内壁易粘上二氧化锰粉末,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并浪费药品;采用先用药匙把二氧化锰放在软饮料吸管的一头,另一头插入试管中再竖直软饮料吸管把二氧化锰加入试管的操作方法。这一改进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并得到较好的实验效果。4、用10%的过氧化氢溶液代替5%的过氧化氢溶液使实验现象更明显。5、实验2与实验3、4的对比能说明化学反应速率与是否加入催化剂有关,从而引出催化剂的概念。6、实验3与实验4的对比既对课本中所说的“硫酸铜溶液在过氧化氢的分解中也可作催化剂”具有说服力,又能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即催化剂的种类不同催化效果不同),且进一步说明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还能留下空间让学生寻找更好的催化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发展观。几点注意:1、硫酸铜溶液要用饱和溶液,使实验现象更明显。22、从软饮料吸管一端用剪刀剪一小口,有利于二氧化锰放进管中,最好用能弯曲的软饮料吸管。改进实验:①用二支试管分别装入少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再用一支试管装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用带铁夹的铁架台分别固定住;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试验,观察现象;②用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盛有少量的二氧化锰粉末的其中一支试管中,并再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试验,可观察到该支试管中有大量气泡迅速逸出,同时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其余两支试管仍然不变。该实验所用的药品种类和用量都较少,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用对比实验演示说明了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实验现象更直观,更具有说服力;同时复习了九年级化学取用化学药品步骤中的“先固后液”的基本操作,为第六单元课题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奠定了基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