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24 六国论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VIP免费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24 六国论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_第1页
1/8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24 六国论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_第2页
2/8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24 六国论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_第3页
3/8
六国论[知识梳理]一、读准字音赂秦(lù)思厥先祖父(jué)暴霜露(pù)抱薪救火(xīn)与嬴而不助五国也(yínɡ)燕赵之君(yān)洎牧以谗诛(jì)邯郸(Hán)(dān)草芥(jiè)日削月割(xuē)为国者(wéi)胜负之数(shù)下咽(yàn)殆尽(dài)二、一词多义(1)速(2)兵(3)故(4)得(5)与(6)非(7)向(8)以三、词类活用(1)日削月割(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2)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作动词,礼遇)(4)以地事秦(名词作动词,侍奉)(5)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6)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7)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受贿);大的(受贿)](8)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四、古今异义(1)至于颠覆古义: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至”“以至于”。今义:表示另提一事,连词。(2)其实百倍古义:它的实际数目。今义:事实上。(3)思厥先祖父古义:泛指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指理解事物的能力。(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五、文言句式(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判断句)译文:六国灭亡,不是因为兵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2)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译文:这就是用兵的功效。(3)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译文: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4)苟以天下之大。(定语后置句)译文: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5)齐人勿附于秦。(状语后置句)译文:齐国不对秦国亲附。(6)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省略句)译文:(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其他的五国。(7)思厥先祖父,暴霜露。(省略句)译文:想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暴露在霜露之中。(8)举以予人。(省略句)译文: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9)洎牧以谗诛。(被动句)译文: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而被杀害。(10)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第二个“为”字表被动)译文: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资料链接]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主要作品著有《嘉祐集》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澶渊之盟”后,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1.文学常识论“论”是古代散文常用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是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是一篇史论,文章以古喻今,借六国“赂秦”而亡,提醒治国的人吸取这个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2.文化常识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启用“八大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开来。“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文本鉴赏]本文着重论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宋王朝对辽、西夏的军事侵略采取以赂求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24 六国论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