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的性质和应用1.乙醇催化氧化的产物是什么?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乙醇催化氧化的产物是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2.如何通过实验证明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提示:通过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可以证明。3.由乙醇转化为乙醛的反应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提示:由乙醇转化成乙醛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新知探究]探究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性能,你知道它的成分吗?提示:35%~40%甲醛的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探究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是不是都属于醛类?提示:有机物只要含有醛基就能发生银镜反应,但能发生银镜反应的不一定都是醛类,可能是其他含有醛基的有机物,如甲酸,葡萄糖等。探究甲醛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吗?提示:羰基()及与羰基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即甲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必记结论]1.醛的组成与结构1(2)醛基中包含羰基,羰基中的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通过双键连接在一起,羰基与氢原子相连则构成醛基。羰基以及与羰基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2.常见的醛[成功体验]1.下列物质不属于醛类的是()解析:选B根据醛的定义可判断不属于醛类。2.已知甲醛分子中的四个原子是共平面的。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同时存在同一平面上的是()2解析:选DD中的甲基碳原子以单键与其他原子相连,所以肯定不共面。[新知探究]探究乙醛的1H核磁共振谱图如下图,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提示:乙醛的H核磁共振谱有两组吸收峰,表明乙醛分子中含有两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根据两组峰的面积可知,这两种不同氢原子个数比为3∶1,即与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氢原子与醛基中的氢原子个数比为3∶1。探究银氨溶液和新制Cu(OH)2悬浊液都是弱氧化剂,那么乙醛能否被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氧化?为什么?提示:可以,因为醛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等弱氧化剂氧化。而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比银氨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强得多,故溴水、酸性KMnO4溶液也能氧化乙醛,而自身被还原,从而使溶液褪色。探究乙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提示:(1)制备Cu(OH)2悬浊液时必须确保碱过量,即保证溶液呈碱性。(2)Cu(OH)2悬浊液必须现用现配。(3)该反应必须加热煮沸。[必记结论]乙醛的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1.氧化反应3(1)银镜反应:①银氨溶液的配制: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向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边滴边振荡,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为止。AgNO3+NH3·H2O===AgOH↓+NH4NO3;AgOH+2NH3·H2O===Ag(NH3)2OH+2H2O。②银镜的形成:向银氨溶液中加入3滴乙醛,并水浴加热,产生光亮的银镜,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2)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乙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3)催化氧化:乙醛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乙酸。2CH3CHO+O2――→2CH3COOH。2.加成反应(还原反应)乙醛分子中的碳氧双键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CH3CHO+H2――→CH3CH2OH。[成功体验]3.[双选]下列各组有机化合物的水溶液,能用新制Cu(OH)2悬浊液鉴别的是()A.葡萄糖和乙醛B.乙醛和丙醛C.乙醛和乙酸D.乙醛和丙酮解析:选CD乙酸能使新制Cu(OH)2悬浊液溶解,乙醛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Cu2O沉淀。4.分别写出丙醛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1)与银氨溶液反应。(2)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3)与氢气反应。答案:(1)CH3CH2CHO+2Ag(NH3)2OH――→CH3CH2COONH4+2Ag↓+3NH3+H2O氧化反应(2)CH3CH2CHO+2Cu(OH)2+NaOH――→CH3CH2COONa+Cu2O↓+3H2O氧化反应(3)CH3CH2CHO+H2――→CH3CH2CH2OH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4[新知探究]探究35%~40%的甲醛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其主要应用是什么?提示:福尔马林具有很好的防腐杀菌效果,可用于浸泡保存动物标本。探究1mol甲醛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能得到多少摩尔的单质银?提示:1mol甲醛含2mol—CHO,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生成4molAg。探究苯酚和甲醛在浓盐酸催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