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17课 自主赏析 苏幕遮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VIP免费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17课 自主赏析 苏幕遮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_第1页
1/7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17课 自主赏析 苏幕遮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_第2页
2/7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17课 自主赏析 苏幕遮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_第3页
3/7
第17课自主赏析苏幕遮婉约派的词,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大家想一想有哪些?有李清照的《声声慢》《醉花阴》,柳永的《望海潮》《雨霖铃》,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位婉约派词人的作品,被誉为“词中老杜”的周邦彦的一首咏荷佳作——《苏幕遮》。1.作家作品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他精通音律,创制了不少新词调。现存词二百余篇,多写男女之情和离愁别恨,内容较为单薄,调子很低沉。其词承柳永而多有变化,市井气少而宫廷气多,词风也比柳永更典雅含蓄,且长于铺叙,善于熔铸古人诗句,辞藻华美,音律和谐,具有浑厚、典丽、缜密的特色。其写景词,富有清新俊逸的情调,如《苏幕遮》等。他是大晟词人的代表,是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开南宋姜夔、张炎一派词风,对后世影响很大。2.背景解读周邦彦年轻时因献《汴都赋》而被破格由太学诸生提拔为太学正,并长期任学官。由于长期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官,词人自然格外思念故乡。在一个雨后初晴的夏日,词人看到象征江南池塘风光的荷花,很自然地触发了思乡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苏幕遮》。3.相关知识“绮罗香泽”花间词派:花间词派,因后蜀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得名。所选的18个作者中温庭筠、皇甫松为晚唐人,其余多数为五代西蜀文人,包括流寓、游宦者。花间词派的形成,自有温庭筠的开山作用,但衍为流派,风行一时,则还有它更深刻的社会政治和文学原因。晚唐时局动荡,五代西蜀苟安,君臣醉生梦死,狎妓宴饮,耽于声色犬马。花间词正是这种颓靡世风的产物。晚唐五代诗人的心态,已由拯世济时转为绮思艳情,而他们的才华也不足以标新立异,于是把审美情趣由社会人生转向歌舞宴乐,专以深细婉曲的笔调,浓重艳丽的色彩写主观感受、内心体验。而李贺、李商隐、温庭筠、韩偓等人的部分诗歌,又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为花间词的创作提供了借鉴。故词在晚唐五代便成了文人填写的、供君臣宴乐期间歌伎乐工演唱的曲子。这都决定了花间词的题材和风格以“绮罗香泽”为主。1.字音识记①燎沉香(liáo)②消溽暑(rù)③小楫轻舟(jí)2.辨形组词3.词语解释(1)燎沉香(烧)(2)消溽暑(湿润、潮湿)(3)侵晓窥檐语(渐近)(4)小楫轻舟(桨)(5)梦入芙蓉浦(水边)1.词的上片写景,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提示:意象: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荷花。整幅画面清新自然,从容淡雅。五月初夏的汴京早晨,消暑用的沉香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嗅觉)。昨夜刚下完雨,天放晴了,鸟儿在屋檐下欢快地叫着,叽叽喳喳,异常可爱(听觉)。初升的太阳照着屋外茂盛的荷花,荷叶上的雨珠渐渐蒸干。清平的水面上挺立着的一枝枝荷花在风中摇摆(视觉)。2.王国维认为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人间词话》),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句评价?提示:宿雨初收,晓风吹过水面,在红艳的初日照耀下,圆润的荷叶,绿净如拭;清新的绿荷叶上面,昨夜雨后水珠仍在;亭亭玉立的荷花,随风一一颤动起来。这寥寥数语就描绘出荷花的风姿。特别是“举”字,刻画了亭亭玉立的荷花在夏风吹拂下微微颤动的袅娜姿态,写出了荷叶雨后挺立水面的勃勃生机,动景如生,仿佛使我们看到风荷亭亭出水的风姿,令绵绵的上片有了风骨,而又不失风韵。王国维称之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是极其恰当的评价。1.课文主旨这首词以咏雨后荷花为中心,细致传神地描写盛夏晨景,表现出词人久居京城思念故乡的情怀。词人的思乡情绪和荷花的风姿水乳交融,使词作独具一格。2.结构图示3.写法赏析(1)直抒胸臆,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如“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以通俗形象的语言直接表明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渴望回家的心情。结尾两句,“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着小舟荡入荷花塘中了。这首词以虚构的梦境作结,虽虚而实,将词人满腔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2)注重炼字,语言生动形象词的上片描写“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在词人眼里,鸟雀仿佛有着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它们也会“呼”也爱“窥”,如同调皮的孩子一样活泼可爱。一“呼”一“窥”,既生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17课 自主赏析 苏幕遮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