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第5课 自主赏析 书愤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VIP免费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第5课 自主赏析 书愤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_第1页
1/7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第5课 自主赏析 书愤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_第2页
2/7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第5课 自主赏析 书愤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_第3页
3/7
第5课自主赏析书愤南宋风雨飘摇,一心报国的英雄却壮志难酬,空度岁月。诗人陆游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以爱国为主题的诗篇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总能在诗坛上大放异彩。1.作家作品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生活在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夔州通判等职。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后官至宝章阁待制。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2.背景解读《书愤》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3.文化常识【大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称散关。中国关中四关之一。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自古为“川陕咽喉”。例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1.字音识记①塞上(sài)②衰鬓(bìn)③谁堪(kān)④伯仲(bó)2.辨形组词3.词语解释(1)中原北望气如山:豪情壮志(2)铁马秋风大散关:配有铁甲的战马(3)塞上长城空自许:比喻守边御敌的将领(4)出师一表真名世:名传后世(5)千载谁堪伯仲间:原是兄弟长幼的次序,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1.“世事艰”指什么?提示:直接道出诗人早年经历的辛酸与坎坷;也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阻挠北伐,使诗人抗金复国的历程是如此的艰难。这也是诗人“愤”的根源。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他诗句吗?提示:用了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抗金场面,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3.颈联中的“空”字和“已”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提示: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塞上长城”只能“空自许”,诗人的豪情壮志付诸东流。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诗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产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壮志未酬,岁月蹉跎的悲愤之情。这种“愤”多么强烈,多么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长叹。4.我们结合《出师表》的内容来看,诗人为什么大力赞赏《出师表》?提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诗人以此自勉的精神。1.课文主旨这首诗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俯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2.结构图示3.写法赏析(1)感情复杂,起伏跌宕这首诗紧紧扣住一个“愤”字,抒写出起伏跌宕的复杂感情,首联在激愤中又满怀豪情,颔联愤激辛酸,颈联沉痛感伤,尾联在悲怆中又抱有期待。(2)对比手法,彰显主旨这首诗对比手法运用得非常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3)用典明志,抒发情怀这首诗在颈联尾联中化用“塞上长城”“出师表”的典故,分别点明了诗人的志向,表明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愿望。(4)叙议结合,内容丰富全诗以自己的经历为线索,以愤慨为基调,以典型材料作高度的艺术概括,或叙或议,内容丰富,形象鲜明,感情充沛。4.课文译释书愤鉴赏古诗中虚实结合手法一、知识讲解释义“虚”和“实”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实”指客观地反映绘画对象,“虚”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和“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运用比较多。在中国古代诗歌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第5课 自主赏析 书愤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