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教学设计课题乙醇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学会乙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3、学会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质。过程与方法在运用实验现象分析推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实验中推理,在推理中归纳,培养学生了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学习重点1.乙酸的酸性2.乙酸的酯化反应学习难点乙酸的酯化反应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新课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乙醇的结构和一些重要的性质,知道它是酒的主要成分,那你又是否知道:为什么酒的年份越长味道就越香?厨师烧鱼时加醋并加点酒,鱼的味道就变得鲜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够知道其中的奥妙。思考:为什么酒的年份越长味道就越香?厨师烧鱼时加醋并加点酒,鱼的味道就变得鲜美?从身边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二、乙酸的物理性质[展示]无水乙酸样品,让学生观察并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和气味)。当温度低于16.6℃时无水乙酸易凝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一、物理性质1.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2.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3.沸点:117.9℃熔点:16.6℃让学生学会思考、观察环节三、乙酸的结构二、乙酸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化学式:C2H4O2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OOH官能团:羧基(—COOH)环节四、乙酸的化学性质根据下列药品,设计分组实验证明乙酸的确有酸性药品:镁条、NaOH溶液、Na2CO3粉末、乙酸溶液、酚酞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实验一]乙酸与镁的反应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实验结论:乙酸能跟活泼金属作用,具有酸性。化学反应方程式:2CH3COOH+Mg==Mg(CH3COO)2+H2↑[实验二]乙酸与碳酸钠的反应实验现象:试管里有无色、无味的气泡生成实验结论:乙酸具有酸性,且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实验三]乙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实验现象:红色褪去[实验一]乙酸与镁的反应实验步骤:向一支盛有少量乙酸的试管里加入一小段镁条,观察现象。[实验二]乙酸与碳酸钠的反应实验步骤:向一盛有少量碳酸钠粉末的试管里,加入约3mL乙酸溶液,观察现象。[实验三]乙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实验步骤:先取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让学生学会利用简单的仪器和药品设计一些简单的验证实验实验结论:乙酸具有酸性化学方程式:CH3COOH+NaOH=CH3COONa+H2O三、乙酸的化学性质1、乙酸具有酸的通性2CH3COOH+Mg==Mg(CH3COO)2+H2↑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CH3COOH+NaOH=CH3COONa+H2O[演示实验]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实验步骤:在试管里先加入3mL无水乙醇,然后一边摇动一边慢慢地加入2mL浓硫酸和2mL无水乙酸。然后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5min。同时将导管通到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注意产物的气味。实验现象:有不溶于水,具有果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生成2﹑酯化反应: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反应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同位素原子示踪法判断)CH3CO18OH+CH3CH2OHCH3COOCH2CH3+H218O提问:中,加入一滴酚酞,再逐滴加入乙酸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观察实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优良作风1.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2.为何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来吸收乙酸乙酯?长导管有何作用?导管为何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思考、交流并回答问题:1.催化剂和吸水剂。2.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导气和冷凝;防止倒吸环节五、乙酸的重要用途性质决定用途,乙酸具有酸性,能够发生酯化反应,决定了它具有哪些用途呢?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醋酸纤维、合成纤维、喷漆溶剂、香料、染料、医药以及农药等。同时,乙酸是食醋的重要成分,也可用于杀菌消毒。学以致用本堂小结:当堂检测、布置作业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