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跨越时空的美丽永恒不朽的民族魂作者姓名所属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一年级所需时间课内9课时+课外10课时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一个人具有怎样的灵魂才能影响一个时代甚或几个时代?一个人怎样去做才能成为永恒不朽?一个人的思想将怎样影响他的理想追求乃至文学创作?本单元拟通过关注鲁迅的成长经历与创作,研究鲁迅散文、小说的风格特点,学会“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作品,涵养勇于担当、献身于理想与人类的人格品质与魅力。本单元学习基于学生自初中以来已经学习了鲁迅的散文、杂文、小说作品的实际,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走进悲天悯人的的鲁迅。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体会鲁迅不断成长、不断斗争的伟大人生,评判鲁迅的人生价值,撰写鲁迅小传。专题二,鲁迅和他散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鲁迅的人生理想追求和鲁迅作品中人物的形象特点,并尝试从鲁迅作品中的人物的形象描写刻画角度来撰写“文学鉴赏”文章。同时,拓展研究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中的“斗士现象”,并从文学审美的高度认识“斗士”的美学意义。专题三,宣传“我所认识的鲁迅”。以设计“走近鲁迅”橱窗的项目活动,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回味自己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的经历,能够用片段文字比较准确地描写自己“奋斗”时的情状。2.了解鲁迅的生平简历和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3.能够依据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综合分析其人生经历对他人生轨迹及思想形成的影响。4.能够辩证地评价人生历程中勇于担当、献身理想的“斗士”体验。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认识作为思想者的鲁迅,在品味鲁迅的“孤独痛苦”“悲天悯人”的过程中,掌握“知人论世”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3.认识作为作家的鲁迅,在研究鲁迅散文、小说人物的“不幸”与“斗士”特点和刻画技巧的过程中,掌握文学评论的一般方法。4.通过橱窗展示活动,学会橱窗设计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2.以自己的情感体验走进鲁迅的情感世界,认同鲁迅的人格魅力,增强民族使命感。3.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发现“悲天悯人”的美学价值。4.感悟“悲天悯人”在人生历程中的特殊意义,养成乐观、豁达、坚毅的人格品质。5.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P6)2.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P8)3.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P8)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P9)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P9)6.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P10)7.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