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历史的风吹过脸颊,片片树叶飘过,落进捧着雨水的手中。这片片古老的树叶,经历了人世间所有的离合聚散,见闻了人世间所有的迷离奇幻。它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杜甫,它是“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李贺,它是“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李煜,它是“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周邦彦……本课的几首诗词,要注意反复吟诵,在吟咏中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体味作品精美的语言,认识了解几位作者的重要艺术成就及其影响。大历元年(766)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这是一个背山临水、风景优美的地方。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等,都先后死去。一个大雪初霁的寒夜,诗人寒宵辗转,从霜雪之夜的所见所闻,联想到了国家的动乱、百姓的痛苦以及自己的贫病飘零,感时忆旧,于是写下了著名的《阁夜》。《李凭箜篌引》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813),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此篇是他听李凭演奏箜篌曲后所写下的感想,是一首表现音乐美的诗。诗歌想象丰富,文辞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李煜,南唐后主。在位十五年,政事不修,纵情享乐。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只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三年后,李煜42岁生日时,作《虞美人》,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李煜便被毒死。这首词可以看做是他的绝命词。周邦彦(1057—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苏幕遮》为其代表作。1.注字音加点字读音加点字读音渔樵qiáo瘦蛟jiāo女娲wā溽暑rù神妪yù舟楫jí宿宿舍sù角鼓角jiǎo一宿xiǔ星宿xiù角色jué2.写汉字读音易错字读音易错字xiāo元宵mián失眠xiāo云霄mǐn泯灭qì雕栏玉砌shǔ暑假qī沏茶shǔ部署3.解词义1(1)岁暮阴阳催短景景:影,日光。(2)人事音书漫寂寥漫:徒然、白白地。(3)吴丝蜀桐张高秋张:演奏。(4)石破天惊逗秋雨逗:引。(5)春花秋月何时了了:了结,终止。(6)侵晓窥檐语侵:渐近。4.解多义伐野哭千家闻战伐征伐伐薪烧炭南山中砍伐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夸耀5.积名句(1)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杜甫《阁夜》)(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李凭箜篌引》)(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4)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1.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译文:在秋高气爽之时弹奏箜篌,空山里的浮云(被箜篌的乐音吸引)颓然凝滞在那里,不动了。那湘夫人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原来是李凭在国都弹奏箜篌。点评: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夫人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2.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译文:在听众的幻觉中,仿佛李凭是在神山上教神妪弹箜篌,使得老鱼跳出水面,瘦蛟起舞。点评: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老”和“瘦”这两个极平常的字用得极生动,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可见音乐感染力之大。3.春花秋月何时了?\s\up7()译文:春花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