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目标】了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教学重难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教学设计】一、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P100探究——你认为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实施,对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有什么意义?(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是广大青年志愿者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一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项活动既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又使青年志愿者得到了锻炼,对于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加深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是培育“四有”公民的一个很好的举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精神文明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P101探究——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事例?(一个村庄由富裕到贫困说明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作用于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它会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指导方向、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离开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文明建设将会一事无成。如1987年8月8日,杭州市武林广场的一把大火将5000多双温州生产的劣质皮鞋付之一炬,温州几乎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痛定思痛,温州人重整发展思路,竖起“质量立市”大旗。2002年8月2日,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作出决定:从2002年起,每年8月8日为温州的“诚信日”。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的温州已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鞋都”。)发展先进文化本质上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践活动。因此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即培育一代又一代“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二、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用心爱心专心原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措施、要求: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5年3月28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最高科技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为什么国家要设立国家最高科技奖?原因:设立国家最高科技奖以鼓励科学家的科技创新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的氛围。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要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必须高度重视科技事业。措施、要求:发展科学事业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P102探究——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在你看来,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哪些重要作用?(观点一看到了自然科学的重要性,有其可取之处;但否认哲学社会科学的巨大作用,是片面的。观点二既承认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又承认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是正确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为人们提供关于世界总体特征及人类社会的知识和理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推动人类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