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哲学常识》第二课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二、坚持发展的观点误区一发展与运动是一回事。【剖析】发展是指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发展是一种运动,但不能认为运动就是发展。因为发展仅仅是旧事物到新事物的运动过程。运动却不仅包括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变化,而且包含了由新事物到旧事物的变化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据此认为,发展只不过是运动中的一种,其实质是旧事物到新事物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过程;与之不同,运动不仅包括了物体位置的移动,还包含了事物性质的变化,就实质上讲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逻辑上讲,运动包含了发展的全部内容。误区二发展就是质变,质变就是发展。【剖析】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经过质变,事物实现了由旧质向新质的变化。量变与质变构成了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或程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在新的质的基础上进行新的量变和新的质变,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地进行下去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只有那些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商那些后退的、堕落的质变就不是发展。二者的逻辑关系也是交叉关系。误区三发展与联系是一回事。【剖析】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发展观和联系观都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发展与联系密不可分,发展也是一种联系,是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正是由于事物的互相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才引起和推动事物的发展。同时,发展又促进了事物的新联系。题中观点是片面的。误区四观察和分析事物时,要把事物如实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只有这样,才是全面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剖析】这种观点是片面的。(l〉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我们在观察和分析事物时,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着眼于事物的发展。(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其次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最后,还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上述三方面是统一的,在认识事物时,我们必须将三者综合起来,具体、灵活地加以运用。〈3〉总之,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需要把事物如实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但仅坚持这一点是不够的、不全面的。误区五、有人把联系与发展仅仅看做是事物存在的两种状态,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w.w.w.k.s.5.u.c.o.m【剖析】因为事物的联系即事物内都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必然引起事物性质和状态的改变,从而构成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的发展与联系是统一的。联系构成运动、发展,运动、发展表现为联系.唯物辩证法作为对物质世界状况正确反映的科学体系,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是它的总特征。看不到联系与发展的内在联系,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误区六."认为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剖析】识别一个事物是不是新事物,不能简单地以其出现的时间先后为根据,而只能看这个事物是不是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这是惟一的依据。因此,认为凡是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的观点,抹杀了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这是不正确的。附:一、学科内知识渗透1.与哲学常识其他单元的渗透(1)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物质与意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量变与质变、内因与外因、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集体主义与个人利益、理想与现实、实践与认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主观世界等的关系。(2)用发展的观点,说明实践的历史性,认识的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2.与经济常识的渗透(1)用联系的观点,可分析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我国的生产力的关系、分配制度的关系,社会再生产过程四环节之间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