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省级专家周家亮推荐:对本节课的目标定位准确,且针对性强;情境创设,贴近生活,问题设置,便于实施课程目标。这样的课堂定会是亲切、自然、流畅的。倘若再使学生走进更为复杂的劳动者的就业生活,我想效果会更好。指导教师刘武之推荐: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景活动化,符合新课改理念。教材分析: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一41页至44页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第二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生产,主题如何理财,主体就是劳动者。结合现实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如何维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劳动者的就业状态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作为未来建设者中学生的创业精神,正确择业观的培养对促进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框是紧紧围绕“劳动和就业”以及“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两目展开的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就业的意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维权的途径。2、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提高辩证分析就业形势的能力。指导如何从政府和劳动者两个方面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现在毕业,应如何选择职业,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作为未来的劳动者应该做好哪些准备。(二)能力目标: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经济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大量实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树立劳光荣和劳动平等观念,自觉提高自身素质。2、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2、教学难点: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教学活动: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成果展》及各行各业劳动者辛勤劳动的场景,让学生深切感受劳动者的伟大,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二、合作探究、学习新课(一)劳动和就业1、劳动的意义:问题设置: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财富是通过什么途径创造出来的?是谁创造的?引导学生在感触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各行业劳动者的贡献中导出劳动的作用,虽然劳动者的劳动分工不同,但是地位是平等的,他们都要受到承认和尊重。劳动是光荣的。2、就业的意义3、我国的就业形势及对策。情景设置:多媒体展示:人才招聘会的火爆场面、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工作的民工、文字材料:大学生就业现状数据问题设置:(1)人们为什么要寻找工作(就业意义)?:引导学生分别从个人、国家和社会三个角度来分析就业的意义。(2)为什么很多人找不到工作?(目前就业现状与形势)情景设置:多媒体展示数据:劳动力供求总量、劳动力结构、劳动力城乡分布失业人员和新成长的劳动力素质等数据图,通过理性数据展示,学生分析讨论,全面认识我国目前的就业现状,使学生对就业困难形成感性认识,引导学生从个人主观因素和社会客观形势两个角度来分析。使学生理解我国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3)怎样解决这个事关社会稳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问题呢?情景设置:①结合教材42页问题探究,辩论:解决就业问题靠政府还是个人②多媒体展示:党的十七大就业政策和当地政府具体的就业措施。学生分析归纳:国家角度如何解决就业难问题?③多媒体展示:大学生卖猪肉事件、徐振超、李素丽等普通岗位劳动模范,待业在家的大学生等材料。设置问题:怎样理解现实中的“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引导学生选择职业理想要从社会需要和个人实际出发,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仍是当前就业的主流。让学生讨论,全面分析,引导学生归纳:一是要靠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二是每个劳动者都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转变观念,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和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