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目标】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理解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重难点】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教学设计】今天这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走进联系,探究联系,运用联系。一、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特征之一)1、联系的含义材料:自去年四月以来,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如同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海啸”,源于美国,波及全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即使远隔万里,依然感受到“海啸”的威力。首当其冲的是欧洲国家,大量金融机构深陷困境;新兴市场国家也无法置身事外,目前,主要新兴市场股市下跌幅度已超过发达国家;对美国经济依赖度较高的拉美经济体出现较大的波动……对我国来说出口减少,影响出口企业,从而间接影响财政、就业社会稳定……中国经济可能会放慢脚步。欧洲国家、新兴市场国家、拉美经济体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而产生经济大幅波动,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即形成事物的联系。)联系是一种关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2、联系是普遍的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联系,那么联系有哪些特征呢?大家看大屏幕,来思考下面这个问题。达尔文发现,在养猫越多的地方,羊也可以养得越多。猫与羊有何相干呢?你知道为什么吗?你想不想知道?“猫——田鼠——丸花蜂——三叶草——羊”。原来羊吃的有一种三叶草,这种草是靠丸花蜂授粉的,而田鼠为吃这种蜂蜜又往往会破坏蜂窝,所以,田鼠多了,蜂就少,从而三叶草传粉的机会也就越少。相反,养猫愈多,田鼠就越少,丸花蜂也就越多,三叶草就获得好收成;三叶草愈多,牧草充足,喂的羊也自然愈多了。这实际上是我们生物课上所讲的什么知识?(食物链。)我们把这个食物链看成一个整体,它由几部分组成?(5部分。)这5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任何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是不是联系仅仅存在于事物内部呢?我们以食物链内部的草为例,它要生长和生存还和什么有联系呢?(阳光、空气、水等。)这说明事物的联系还存在于哪里?(事物还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说说实际生活中你感受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如中学时代的你,有你的父母亲戚,有你的老师朋友同学等(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又如中学时代的你,总是从幼年时期走来,将来又要走向成年期、老年期(事物之间的纵向联系)。)刚才同学们所说的联系就是大千世界普遍联系的缩影。任何事物都与它周围的事物相联系,而这些周围的事物又与其周围的事物相联系。这样,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不是个别事物的特性,而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特性。通过分析,我们得出了联系具有普遍性的结论,对于普遍性我们该如何准确地去把握呢?你能在书上找出关键的语句吗?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既然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能不能把“周围”两个字去掉,变成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请说说理由。(不能。因为联系的普遍性是说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存在联系,而不是任意两个事物都有联系。既然联系具有普遍性,那么任何两个事物都用心爱心专心是相互联系的应该成立。)那你能不能解释一下“风马牛不相及”是什么意思?(形容风、马、牛三个事物之间毫不相关、没有联系的意思。)没错。可是,当内蒙古大草原刮起沙尘暴,破坏了草场,风马牛本不相关的事物变成了“风马牛也相及”了。可见风马牛本不相关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有联系。所以我们说,联系又具有什么特征呢?(联系是有条件性。)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事物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通过刚才的分析,联系具有普遍性,那谁能从自身的角度、以及和周围事物关系的角度来谈谈,我们坐在教室里学习都和什么有联系?给我们什么启示?(启示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