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单元概述——细致分析内容,精析教学知识本单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主观的基础上,主要介绍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行为准则和主要方式等。本单元编写特色、内在逻辑结构及在本书中的地位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认识: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本单元有关国家性质的内容是全书的统领。从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看,本单元立足于公民个体的政治生活,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可感可知并能参与进去的政治生活为主题。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本单元增强了学生的公民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国家观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本单元共有两课(七个小框题)和一个综合探究构成,整个单元的主题是“民主”。要特别要理解好“什么是‘政治生活’”这一情感归属。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本课是“一体三观”的运用和对三个原理的解读。一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如何。“三观”——国家观、民主观、权利和义务观。国家观:包括国家的产生,本质,构成要素和根本属性。民主观:包括民主的含义、阶级性、我国民主的特点及发展进程。权利和义务观:我国通过宪法这一根本大法赋予了人民应该行使的权利和义务。在参与政治生活中过程中,要遵循宪法和法律,“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三个原则。三个原理——政治与经济关系原理,权利与义务关系原理,民主与专政关系原理。政治与经济关系原理:这是贯穿于整个政治生活中的内容原理,从根本上讲,政治归根于经济,由经济来决定;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权利和义务关系原理: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也应该履行相应的义务。民主与专政关系原理:民主和专政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本课承接了第一课第三框题的知识,介绍了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四种方式——即“四个民主实践”。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介绍了各种选举方式,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一个国家的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和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决定。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要求学生了解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在一个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里,人人都可以成为建言献策的智者。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从基层民主自治和角度介绍村民自汉和城市居民自治的简要过程,并鼓励学生在基层民主自治和实践中尝试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介绍了民主监督的几种方式,如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要求学生能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综合探究围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展开的活动——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活动中,学生要查阅资料、要列举案例、要分析比较、要尝试制定规则。本单元共七个框题和一个综合探究,建议用八课时,每框题用一课时。其中第一课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内容较多,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课堂节奏。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新课开讲——介绍主要内容,概括文章全貌本课从学生最熟悉的国家入手,分析国家的产生,本质和根本属性,既而进一步分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揭示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从而让学生懂得了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广大人民在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民主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要学习政治知识,自觉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并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本课分为三个框题: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课本先通过三个镜头,让学生通过了解我国民主进程来感悟我国的国家性质,并通过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本框的内容。然后阐述了国家的本质、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新型民主广泛、真实性的特点,新型专政的特点等。本部分是本框题的核心内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