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高考备考训练】一、选择题(第1-5题为单项选择题,第6-7题为双项选择题)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内的三江平原有“北大荒”之称,如今“北大荒”已被人们称为“北大仓”。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三江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中温带湿润地区B.因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而成为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之一C.土壤因富含矿物质而形成肥沃的黑土D.夏季高温且雨热同期,利于冬小麦、玉米种植2、目前,三江平原还有大片沼泽荒地,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其主要原因是()A.我国已加入WTO,可以从国际市场大量廉价进口粮食B.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C.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菱藕等水生植物生产D.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今后转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3、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一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雨林5、下列农业生产活动主要受水源条件制约的是()A.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B.东北平原的大豆生产C.东南亚的稻米生产D.我国南方的甘蔗生产6、促进吐鲁番盆地经济发展的措施有()A.发挥“火洲”的气候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B.大力发展造纸工业C.加速发展长绒棉、哈密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及相关的加工工业D.发展以“丝绸之路”和干旱盆地景观为特色的旅游业7、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交替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A.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C.亚麻——棉花——桑蚕丝——剑麻D.一年一熟——一年二熟——二年三熟——一年三熟二、综合题8、由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粮食产量的经验公式:粮食最高产量P=0.075QTWS〔千克/(公顷.年)〕Q:太阳辐射收入〔10焦耳/(厘米.年)〕T:温度有效系数=无霜期/365用心爱心专心W:水分有效系数=降水量/蒸发量(若大于1时取值为1)S:土壤有效系数根据下表数据,依据公式,回答下列问题。地点Q(10)TWS拉萨8.50.380.50.6酒泉6.30.420.10.8沈阳5.10.400.90.8武汉4.90.631.00.8(1)东北平原南部每公顷粮食产量最高可达(用沈阳数据)。(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横线上)A.1101.6千克B.11016千克C.31016千克D.110160千克(2)粮食生产的自然限制因素在青藏地区主要是(用拉萨数据);在河西走廊主要是(用酒泉数据)、。(3)江汉平原(用武汉数据)粮食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4)要发展西部地区粮食生产,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9、读“东部季风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区名称: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自然区植被名称: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1、A2、B3、A4、B5、A6、CD7、AC8、(1)B(2)T小(气温较低、无霜期较短)S小(土壤肥力差、土质不好)W小(降水少、较干燥)T小(气温较低、无霜期较短)(3)T大(气温较高、无霜期较长)W大(降水较多、较为湿润)S大(土质好、土壤肥力较高)(4)发展灌溉农业;进行生态建设,植树种草,涵养水源;发展节水农业)9、(1)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华南热带湿润地区(2)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用心爱心专心图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