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2.1《春江花月夜》(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2.“置身诗境”,走进诗歌塑造的意境;“缘景明情”,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诗歌意境。[学习难点]理解诗歌意境,体味诗中蕴含的“迥绝的宇宙意识”。[天天预习]1.课内词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滟()甸()似()霰()汀()纤尘()纤夫()皎()浦()扁舟()扁担()徘()徊()砧()碣()潇()湘()2.作家作品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人,唐朝诗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情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新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用《西洲》格调“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先生誉之为“”。[文本研读](一)整体感知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将其译成现代汉语。2.根据诗意,写出诗歌思路结构。(二)精段赏析1.自由诵读第一部分,思考这段诗歌写景的顺序是什么?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画2.自由诵读第二部分,思考在这一部分中作者由天上的明月想到了什么?3.第二部分在整篇诗歌中有何作用?14.思考诗歌第三部分中最后八句和这之前的八句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又有何共同点?5.春江花月夜中中心景物是什么?在文中有何作用?[问题探究]通读全文结合具体诗句思考,本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学习小结]诗歌览赏的基本思路:[课时测评]1.诗中哪句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诗篇题目令人心驰神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3.月亮是诗歌的主要意象,在你学过的古诗中,哪些诗是写有关月的,你能写出一首来吗?结合本文及所学课文思考一下月亮意象的深刻内涵?4.名句默写:(1),海上明月共潮生。(2)滟滟随波千万里,。(3)江天一色无纤尘,。(4)?江月何年初照人?(5)人生代代无穷已,。(6)谁家今夜扁舟子??(7)鸿雁长飞光不度,。(8),江潭落月复西斜。(9)斜月沉沉藏海雾,。(10),落月摇情满江树。2春江花月夜[天天预习]1.课内词汇滟(yàn)甸(diàn)似(sì)霰(xiàn)汀(tīng)纤尘(xiān)纤夫(qiàn)皎(jiǎo)浦(pǔ)扁舟(piān)扁担(biǎn)徘(pái)徊(huái)砧(zhēn)碣(jié)潇(xiāo)湘(xiāng)2.作家作品吴中四士。“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文本研读](一)整体感知1.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游子象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美好的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送信的天鹅能够飞翔很远但不能随月光飞到您身边,送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您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