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社会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我国经济建设伟大成就的事例,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外,从而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的归纳概括,通过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具体分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信念;通过学习国家的宏观调控,感悟社会主义能够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认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教学重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中的经济手段教学方法阅读—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教学过程[走进新课][背景材料]“十五”计划期间,我国确立了四大工程,“西电东送”就是其中之一。“西电东送”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大工程,首先,从投资规模来看,2001年至2010年,项目总投资5265亿元人民币以上,还不包括三峡电站的投资(按1993年5月末价格水平计算,长江三峡工程的静态总投资为900.9亿元人民币);其二,开工的工程之多是史无前例的。其三,单个工程的规模之大也是罕见的,其中不少工程是“世纪级”和“世界级”的;其四,作为电力工程,“西电东送”工程涉及到我国东部、西部、南方、北方,一些特大工程涉及到多个地区。问题探究1、我国为什么能建设如此巨大的工程?2、这项工程对于国家以及东西部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3、国家在这项工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4、在这项工作中,只依靠国家行不行?为什么?[推进新课][教学互动,合作探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板书)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板书)(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板书)由于市场经济的概念在上节课已经学习过,所以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学1生比较好理解。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只需适当点拨。(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板书)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来自生活的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是学生合作探究的问题,所以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归纳总结。学生发言:(略)师生共同归纳总结:(1)我国之所以能建设如此巨大的工程,一是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人们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使国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二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做政治保证。以上两个条件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不具备的。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运用多种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广泛的宏观调控,并比资本义国家做得更好、更有效。(2)“西电东送”工程,把西部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获得西部大开发所急需的启动资金,逐步缩小与东部的差距;同时为东部地区提供清洁、优质、可靠、廉价的电力,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这种东西部之间的互惠与互补,所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资源价值,优势产业崛起。“西电东送”工程的最大特点是,它不仅仅是西部的工程,也是东部工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提出的“东西部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3)“西电东送”工程是由国家提出并推进的,在工程进行中,国家又进行了管理协调指导,比如在建设中应注意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等,这是国家在实行宏观调控。(4)离开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西电东送”工程的建设将是一个泡影,但只依靠国家也是不行。“西电东送”显然不是简单意义的西部卖电、东部买电,政府将考虑采取一系列的宏观调空措施促使西电东送高效有序的运行。比如,在项目的前期规划阶段,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把东部的市场空间腾出来购买西部的电力;但是,在真正实施时还得靠市场化运作,要使“西电东送”进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