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程标准的要求(1)内容目标本框依据课程标准内容目标第四单元第四条编写,引述有关资料,阐明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基本要求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既是独立自主的,又是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的。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外交政策指引着我国的对外活动,使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2.地位与作用本课为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最后一框题。第四单元由第八、九两课组成。第八课分析国际社会,即主权国家的外部环境;第九课主要分析国际社会变化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在此基础上,阐述我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采取的对外政策。因此本课内容是第四单元的落脚点和归宿。3.学时:一课时(40分钟)4.教材结构:(1)中国外交硕果累累(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外交政策的含义b.我国外交政策的依据c.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d.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e.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3)谱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a.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b.我国的主要外交成就c.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5.教材重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教材难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二、学情分析:1.此阶段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这部分内容针对的是高一学生,他们的年龄只有16、17岁。其认知水平正由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转入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因此,教学中应结合具体事例及直观的表象信息,比如视频资料等,来呈现学习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己动手收集材料,从而掌握知识,提升能力。2.知识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对新中国外交的辉煌历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缺乏对中国对外关系的全面了解,也缺乏明确而清晰的理论观点,需要进一步了解并提升国际责任感。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即宗旨、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及其决定因素,理解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的贡献。2.了解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能力目标】1.学生能根据教学情境进行深入分析我国外交政策的具体实践。2.学生能根据教学情境归纳出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3.学生能够在展现中国和平外交的情境中,生成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激发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和稳定贡献力量的决心和意志。四、课前准备1.课程资源的准备教学媒体:电子白板、投影仪、计算机、相关视频、课件等;学习资源:教材、导学案、电子书、上网查阅有关资料。2.课前预习准备(1)在资源平台上下载并观看电子书《我国外交的辉煌历程》,回答两个思考题。两个思考题分别是1、你能够列举其他材料说明我国对外关系取得的丰硕成果吗?2、我国取得如此辉煌的外交成就说明了什么?(2)根据导学案,完成课前篇,各小组收集视频、图像等资料,并制作ppt。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竖版世界地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新课(一)解读三维学习目标(内容同前)重点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的“主要内容”和“走和平发展道路”标记并解释。能力目标强调分析材料的能力。第一目中国外交硕果累累教师ppt展示新中国外交经历的五个阶段,我国外交经历的五个阶段,即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两只拳头打人”、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80年代以来无敌国外交、现在,我国对外活动进入更为活跃时期。(简单解释)(二)综合探究一:你能够列举其他材料说明我国对外关系取得的丰硕成果吗?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回顾IPAID上的电子书——《我国外交的辉煌历程》,整理导学案,理清思路,回答问题。事先把学生分成外交成果组、外交政策组、和平发展组以及技术支持组。分别展示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