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地理鲁教版必修一教案: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天气和气候课程标准: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天气系统的特点。一、导与学目标1.知识目标(1)明确大气圈的概念、组成和结构。(2)能够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运动。(3)掌握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2.能力目标(1)能够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等分布示意图,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树立热爱科学,探索大自然奥秘的自然观。二、导与学过程(一)情景设置生活中人们常说:“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古诗中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你知道其中描述的是什么现象吗?“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天气现象与什么天气系统的影响有关呢?(二)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1.大气圈的组成(1)低层大气的组成阅读教材P36-37正文及表2—2—1“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思考回答:低层大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干洁空气又主要包括哪几种成分?你能说出各种成分的作用吗?1札记【探究】人类活动会影响大气成分的变化吗?【探究】人类活动会影响大气成分的变化吗?(2)大气的垂直分层阅读教材P37及图2—2—2“大气的垂直分层”,说出地球大气从地面向上可分为哪几层?对流层大气的特点是什么?、、。【探究】对流层的厚度在不同纬度地区一样吗?各纬度有何不同?为什么?平流层大气的特点是什么?高层大气的特点是什么?(三)大气的受热过程阅读教材P37-38课文部分,思考:(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你能说出它们是如何选择吸收的吗?2.阅读教材P38及图2—2—4“大气的保温作用”,你能说出什么是大气的保温效应吗?请概括出大气保温效应的3个过程。(1)(2)(3)【探究】1.为什么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却是长波辐射?2札记2.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这个说法对吗?3.大气辐射只有晚上才会发生,对吗?4.寒冬季节,室外万木凋零,而温室内却春意盎然,你能说说温室保温的原理吗?(四)大气的运动1.(1)阅读教材P39及图2—2—6“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示意图”,说出热力环流的概念。热力环流是怎样形成的?请绘出相关示意图(2)思考:高空的高气压的气压值一定比低空的低气压值高吗?如何根据等压面凸凹判定热力环流流向?【活动参与】运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海风、陆风产生的原因。2.阅读教材P40及图2—2—8至2—2—10,说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应如何绘制。以北半球为例,高空的风受几个力的作用,请给出相关示意图。3札记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受几个力的作用,请绘出相关示意图。【探究】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这个说法对吗?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对吗?3.如何根据等压线图判断风力(五)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1.阅读教材P41第一段,说出大气环流的概念、意义。2.阅读教材P41-42及图2—2—11“全球气压图、风带形成与分布示意图”,回答:全球近地面形成了几个气压带和几个风带?你能边绘图边说明其形成过程吗?【探究】地球上七个气压带的成因有何不同?3.阅读教材P42及图2—2—1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原因是怎样的?你能说出移动规律吗?这种移动有何意义?能否举例说明?在“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中,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所切断,高压带已不复存在,仅以形式存在于海洋中。4札记在“1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中,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被所切断,高压带已不复存在,仅以形式存在于海洋上。(七)季风环流阅读教材P44第一、二段及图2—2—15亚洲季风思考回答:什么是季风环流?其形成原因是什么?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是否完全一样(八)常见的天气系统1.阅读教材P45-46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