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国家的含义、国家的性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2)正确掌握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能力目标:(1)通过对我国国家性质和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学习,学生能够分析如何正确看待我国人权问题。(2)联系实际,结合事例说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国家意识、民主意识,认识到我国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教学重难点重点(1)国家的含义及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及本质。(2)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内涵。难点(1)我国的国家性质;(2)我国民主与专政的关系;(3)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教法:情景设置、设问法、讨论法、课堂活动法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经济生活,这一学期我们开始学习政治生活。作为公民应当怎样看待政治生活?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近些年,我们政府不断实施民生工程,这些民生工程从根本上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那任何时候的政府都能为人民服务吗?我们从一组历史镜头中可以得到一些思考。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的材料,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同样遭受洪涝灾害,为什么不同时代的人们有不同的命运?学生讨论回答;师总结:1931年发生洪灾时,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998年发生洪灾时,我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1931年发生洪灾时,国家政权掌握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手中,为其阶级利益服务。1998年时,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政权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这是国家性质不同,那什么是国家性质,什么是国家?我们一起讨论讲授新课一、国家的介绍1、什么是国家?国家是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什么?2、什么是国家性质?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按性质来分历史上出现过哪几种类型的国家?3、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如何理解?学生讨论1、从国家产生来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历史范畴的概念。从国家本质来说: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2、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历史上出现过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3、我国的国家性质是指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是阶级基础。过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那么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如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二、人民民主专政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备课资料:①工人阶级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主要是通过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的;②社会主义国家主要表现在政治上(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文化上(社会主义新文化);③工农联盟为基础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2、最大特点: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这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优点)师: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是我国的统治阶级,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的手中,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本质:人民当家作主。新型民主——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一方面,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主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另一方面,民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