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因素决定因素决定因素第十章质量和密度一、指点迷津在解密度有关的习题时,注意体会分析法。分析法是我们解物理习题常用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所谓分析法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用分析法解题,先从题目所问开始,逐步探究,直到完全是可知的因素其推理过程可表达为:b1问ab2c1b3是未知c2全是已知c3下面以1997年杭州市中考题为例说明一下分析法的运用。例:每年6~7月份汛期钱塘江上游涨水,水中含砂量增加,为保证杭城居民自来水源的质量,以便采取对策,科学工作者对钱塘江水含砂量进行检测:采水样50升,称得江水质量50.05千克,已知干砂土密度2.4×103千克/米3,求汛期中每立方米江水中的含砂量。分析:设汛期采得水样的体积为V,质量为m;其中,水的体积为V水,质量为m水,密度为ρ水;砂的体积为V砂,质量为m砂,密度为ρ砂。用分析法列表如下:ρ砂是已知问m砂V是已知V砂是未知ρ水是已知V水是未知m水=m-m砂解:根据上表列出下列方程:代入数值进一步化简得m砂=120千克-120.12千克+2.4m砂m∴砂=8.57×10-2千克答:汛期中每立方米江水中含砂为8.57×10-2千克。在解物理习题时,必须善于运用一定的逻辑思维方法,这样才能使我们对问题分析严密,得到的结论准确。二、学海导航【思维基础】本章讲述力学中两个重要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质量的概念在初中讲得很浅显,知道就可以了,重点是学会质量的单位,对千克形成较具体的观念。密度是表征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是本章的知识重点,要求认真掌握。要能灵活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在实验技能方面要求:会正确地使用天平测量、会熟练地使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的体积和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此外,要学会测定物质密度并查密度表来鉴定物质的方法。做下面一组填空题:1.物体中含有叫质量。现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2.1立方分米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1吨=千克,1千克=克,1克=毫克。3.在学校实验室里常用天平称质量,常用的天平有和。4.托盘天平使用比较简便,使用的方法是:(1)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处;(2)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处,这时;(3)把被测物体放在盘里,用镊子向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盘中加上,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5.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计算公式是,单位是,一般物理实验中还常用做单位。6.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体积较大的是。7.水的密度是千克/米3,它表示的意义是。8.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体积相同,甲球的质量是乙球质量的0.5倍,则甲球的密度是乙球密度的倍。9.体积是1米3的钢的质量是7.9×103千克,体积是0.5米3的钢的密度是千克/米3。10.铝的密度是2.7×103千克/米3,相当于克/厘米。参考答案1.含有物质的多少,千克。2.纯水,1000,1000,1000。3.托盘天平,物理天平。4.水平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分度盘的中线,横梁平衡,左,右,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5.单位体积的质量,,千克/米3,克/厘米。6.煤油。7.1.0×103,1米3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8.0.5。9.7.9×103。10.2.7。【学法指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质量常用的辅助单位有吨、克毫克等。要记住: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例题1质量2500毫克的物体,它可能是()(A)一头羊的质量(B)一个小橡皮擦的质量(C)一本物理书的质量(D)一个跳蚤的质量分析:物体的质量是2500毫克=2.5克。一头羊或一本物理书的质量都远远大于2.5克,而一个跳蚤的质量又远小于2.5克。只有一个小橡皮擦子的质量可能是2.5克。答:此题应选(B)。例题2某人在地球上称得的质量是50千克,当他到月球上时,其质量()(A)大于50千克(B)小于50千克(C)仍然是50千克(D)无法确定分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它也不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