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大学生千村社会调查报告:关于龙大村农民收入的调查与思考调研地点:福建省永安市贡川镇龙大村作者:毕嘉宜所在学院:金融学院班级:06级本科银行与国际金融一班指导教师:李书华齐宁二〇〇八年七月下旬--八月永安市龙大村农民收入的调查与思考毕嘉宜1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它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凸显着全面解决“三农2”问题的新条件和新机遇。近年来,党和政府连续通过三个“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本人通过关于龙大村农民收入的社会调查,了解了龙大村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主要来源和制约因素,并围绕如何提高龙大村农民收入提出几点建议。关键词:农民收入;收入增长;制约因素;调查与思考农民收入问题一直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近年来党中央为了解决提高农民收入问题做出了许多努力。福建作为经济较发达的沿海省份,农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然而,福建的沿海地区与山区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农民收入也存在明显差异4。福建山区地区的农民收入状况如何,如何提高山区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帮助山区农民富起来,进而进一步提高全省农民收入水平,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之所以选择龙大村作为研究对象,就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龙大村位于福建省的闽西北山区;二、龙大村具有福建山区农村的典型结构,农民既有从事农业,又有外出打工,主要地形为山地,山林作物等自然资源丰富;三、龙大村的经济状况在闽西北山区地区处于领头位置,被列为三明、永安市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和农业部联系村,研究龙大村的发展,可以对福建山区地区其他农村的发展起到引导的作用,有借鉴价值。于是,七月下旬,本人前往福建省永安市贡川镇龙大村进行农村社会调查,先后到乡镇农信社拜访了农信社负责人,到村部拜访了村干部、到村民家中与村民进行了访谈,在对该村基本情况进行了解的同时,完成了对十个农户的调查问卷和对村支书的访谈。1毕嘉宜,女,(1988-),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银行与国际金融专业2006级本科生。2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32007年福建省农民人年均纯收入5467元,全国农民人年均纯收入4140元。42007年福建沿海地区农民人年均纯收入6859元,山区地区5095元。一、龙大村基本情况图一龙大村区位图(图中红色圆点标明处为龙大村)龙大村位于福建省永安市贡川镇东南方,地处205国道边,是贡川镇最大的行政村。全村现有农户335户,共1151人分布在8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里,共有31名党员。这里地处福建省中部山区,属于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风光秀美,森林茂盛,空气清新,有着丰富的山林和土地资源,山林面积28000多亩、其中毛竹林面积10412亩、生态公益林面积3900亩、桃源洞风景林面积7300多亩、果树林面积800多亩。人均毛竹林面积约9.04亩。全村拥有耕地面积2323.5亩,人均耕地面积2.02亩。毗邻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桃源洞,自然资源可谓得天独厚。村经济由农工商构成多元经济结构。村民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率12.31%,小学文化水平占53.08%,初中文化水平占30.71%,高中文化水平占3.90%。近年来,龙大村虽地处欠发达地区,但在村干部和村民的努力下,推行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业综合开发、转移剩余劳动力等措施,村经济情况有所改善,农民收入也有所提高。该村近三年总体发展情况如下:表一龙大村2005-2007年总体经济发展状况表年份农业总产值3(百万元)企业总产值1(百万元)村财收入2(万元)3农业总产值包括种植业、养殖业等的产值。1企业总产值是按属地原则计算的,包括外地人在龙大村办的企业。2村财收入大部分来源于林地使用管理收入、小水电站、烟草返税。村办集体企业缺乏,村财比较薄弱,经济结构单一,二、三产业发展滞后。该村的一些私营小企业、加工工厂等经营状况不是很好,只上缴国家应缴的税收,对村财贡献极小。200512.5623.5015200613.43529.3718.3200714.37536.0125数据来源:贡川镇统计站图二龙大村2005-2007年总体经济发展状况柱形图从表一和图二可以看出,龙大村从2005年到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