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业的发展,经营者的思路要不断创新求变。”面对《新财经》的专访,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陶惠启反复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创新的方法要变,创新的思路更要变,他引用张瑞敏说过的一句话来诠释自己的观念:什么样的思路,就有什么样的出路敢于做“大产品”在中国化学制药企业排名中,正大天晴药业位在百强之列,但与跨国医药企业相比,年销售8亿元人民币实在是微不足道。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是家喻户晓的企业,却在国内卫生医疗界有着响当当的名字。“全国每一家传染病医院或者是综合医院传染科的医生,没有不知道正大天晴的!”陶惠启的自信来自于他们刚刚取得成功上市的新产品。他介绍说:“我们的企业一直在研究创新,但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我们推出的肝病治疗新药——‘天晴甘美(异甘草酸镁)’,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研发技术国内第一,国际领先,被国家列入‘863’科研计划。”9月26日,正大天晴药业研制的我国第一个利用天然植物甘草有效成分研制的国家一类抗肝炎新药“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正式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生产证书及生产批件。“异甘草酸镁”作为一种全新结构的手性化合物,正大天晴首创将其用于肝病的治疗,是在对甘草酸制剂二十年的研究积累基础上开发的全新甘草酸制剂产品,国内外尚无同类产品问世,其制备工艺及化合物用途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中华医学会上海肝病学会主任委员、上海消化疾病研究所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主任曾民德教授说:“正大天晴‘异甘草酸镁’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在传统中药研究方面已经取得历史性突破,推动了中国甘草制剂整体应用水平的提高,是民族医药工业的骄傲,也是广大肝病患者的福音。”权威的评价给了天晴人更大的信心和动力。“当然,我们这样的创新还只有一个,还要积累,我们要一步步来。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产品,占我们企业的销售比重还是太小了。我们号称新药占了90%,这个新药还是过去意义上的新药,这种事情也是业内的通病。举例说,我们国家批的一两千个新药,其中97%以上还属于仿制药。天晴前几年把这种仿制的新药做得很好,但是往后这样走不行,往后要完全意义上创新的药,我们计划到2010年这样的创新产品要占到我们企业销售的40%。同时,小企业要敢于投入,要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敢于做天晴甘美这样的‘大产品’。今后医药行业竞争越来越厉害,对于科技型的制药企业来说,有了‘大产品’,才能有大出路。”要有“大梦想”有分析认为,正大天晴的发展模式和成就,很符合企业研究专家赫尔曼·西蒙所提出的“隐形冠军”的概念。在西蒙看来,全球最优秀企业更大量地是一些默默无闻、小而强的行业冠军企业,在许许多多不知名行业中,这些企业在全球范围或某一区域市场占领了其所属市场50%的份额甚至更多。尤其突出的是这样的公司无论是在经营水准、产品技术和创新能力丝毫不弱于500强企业,甚至在某些方面更是独树一帜,建立了大企业无法奢求的竞争优势。隐形冠军公司无论产品还是工作过程都是高度创新的,而且他们的创新活动是全球导向的、持续不断的。十九年来,正大天晴之所以能稳步快速地发展,和正大天晴人不断地创新是分不开的。虽然专注做肝病类处方药的正大天晴在公众心目中的名气还不算大,但在肝病治疗药物研发和生产这个细分行业里,正大天晴是一个响当当的角色。目前,正大天晴的肝病药物已经覆盖了全国所有的传染病医院以及400多家三甲医院,主产品“甘利欣”和“天晴复欣”成为国内肝病用药的主力品牌之一。2004年,这两大产品的销售额已超过5亿元人民币,尤其在国内甘草酸类肝药领域,天晴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处于绝对领跑地位。从1987年到2004年的十八年间,正大天晴平均不到三年就推出一个肝病新药,并且从2004年起,每年将推出一个以上的肝病治疗新药,这在国内制药界是不多见的。1987年,正大天晴推出甘草酸治疗肝炎的第二代产品——强力宁,产品很快热销,但正大天晴并没有以此为满足,而是不断地关注甘草酸应用技术的新进展。1990年,正大天晴推出用于肝炎免疫调节治疗的药物——猪苓多糖。为了开发更多更好的肝病药物,正大天晴毅然花费巨资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