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施工现场总体布置2.1施工总布置原则2.1.1根据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招标文件以及经过现场踏勘掌握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的施工条件,力求在施工总平面布置上做到精心安排、合理布置,以确保文明工地创建、保障施工进度和安全生产为目的。2.1.2场地布置在有限条件下,本着有利于生产、安全可靠、方便生活、集中管理、经济合理等原则设置。2.1.3节约用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并结合场内外交通线路、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原则布置。2.1.4施工布置做到能充分发挥施工工厂设施的能力,满足施工总进度和施工强度的要求。2.1.5设置有效的排水系统,满足场地排水要求。2.1.6生产、生活设施的布置满足环境保护要求。2.2施工现场布置根据工程地理环境条件,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布置,这样既符合工地客观条件,同时也满足文明施工关于生活区、施工区须分开设置的原则,更好地创造文明工地环境。2.2.1砂石料供应和砼拌和系统2.2.1.1砂石料供应本标砂石料和块石料均为采购,其质量要求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砂石材料可利用车辆直接运入施工现场。2.2.1.2砼拌和系统根据施工期砼浇筑强度和施工区工作面布置条件,本工程砼拌和站均为可移动式,拟配备1台0.4m3砼拌和机和2台砂浆搅拌机。水泥、骨料等材料从外地采购,必须向监理工程师认可的信誉好的厂家购买。第三章施工组织3.1施工准备3.1.1技术准备充分发挥我公司的技术优势,在技术上全面做好准备。1、熟悉施工图及规范,掌握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了解工艺流程要求,了解总平面布置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明确各专业工序的关系。熟悉施工需要的各项技术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及施工范围、了解现场水下、地下障碍物状况、地方建材供应能力、水陆交通运输条件等。2、组织人员熟悉所有施工图、有关技术资料及与本工程有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等规范性文件。认真学习设计文件,领会设计要点,结合以往的类似工程,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安排各工种操作人员熟悉图纸。认真执行ISO9001:2000标准中的有关规定,确保已制订的技术措施、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在实施中得以贯彻。3、组织配套的技术力量,配齐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制定完备的岗位责任制和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网络,建立技术责任制和质量、安全、文明检查制度。编制主要分部工程和重要节点施工方案。按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操作规程要求,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4、在施工方案报送前由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召开《施工组织设计》审定会,召集技术管理人员研究相关的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积极做好设计图纸会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澄清。3.1.2测量放样1)、接受监理单位现场控制点的交底,认真复核检查,确认满足施工放样精度后,对控制点做好标记和保护措施。2)、轴线定位放线采用经纬仪,沿轴线方向每隔50m设一根轴线桩。3)、施工期间所有施工定位放线、隐蔽工程测量资料应及时整理、汇总,做到规范化管理,并认真接受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4)、对建筑物周围设置的各类控制桩应分别进行编号并绘制施工测量平面图,施工期间对控制桩要进行妥善保护,定期校核,如发现偏倒、移位、遗失等,应及时校正并补上。5)、测量放样人员组成工程测量放样的好坏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能否达到预定效果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拟成立了专门测量放样小组,由测量工程师担任该项目测量放样组组长,同时测量组配备四名有实际施工测量经验的测量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测量放样和复测。6)、测量仪器配备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拟配备J6经纬仪1台,DS-3水准仪1台,50m钢尺4支。3.2施工总进度编制依据(1)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工程施工招标答疑文件。(3)招标文件给定的控制性工期。(4)施工主导设备生产率根据现行定额,结合承包人在类似工程中的使用经验和本标工程施工特点进行调整。(5)现场踏勘所获得的资料。(6)投标技术文件确定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3.2.1编制原则(1)体现招标文件中业主对总工期的要求,紧扣合同工期,做好施工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安排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按期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