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画线台车(钻孔平台)就位钻孔装药爆破通风排烟找顶刷邦锚网喷支护下一循环隧道爆破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根据“新奥法”施工要求,隧道开挖必须尽可能减轻对围岩的振动,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在钻爆作业中采用微振光面爆破技术,严格控制段装药量和段间隔时间,避免单段震速过大及段间震速的叠加,同时优化光面爆破技术参数,并根据围岩情况,及时修正爆破参数,达到最佳爆破效果,并形成整齐圆顺的轮廓,减少超欠挖。配备施工机械、材料:凿岩台车、凿岩机、空压机、硝铵炸药、乳化炸药、火雷管、导爆索、导火索、非电毫秒雷管等。主隧道Ⅳ级围岩段采用短台阶光面控制爆破开挖。Ⅲ级围岩段采用全断面光面控制爆破开挖。1、开挖作业工序流程2、光面爆破设计(1)光面爆破设计爆破设计遵守以下原则:炮孔布置便于提高机械钻孔效率;提高炸药能量利用率,以降低炸药用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采用光面爆破,控制好开挖轮廓,提高钻爆效果;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掘进速度(2)参数选择围岩级别硬岩中硬岩软岩抗压强度(mp)﹥6030~60≤30装药不偶合系数1.25~1.501.50~2.002.00~2.50周边眼间距(cm)55~7045~6030~50光爆层厚度(cm)70~8560~7540~60相对距0.8~1.00.8~1.00.5~0.8周边眼装药集中度0.3~0.350.2~0.30.07~0.15a洞内爆破技术参数为:掏槽眼辅助眼掘进眼周边眼底板眼、炮眼深度:2.2m(Ⅳ)、3.0m(Ⅲ)、炮孔直径:Φ42、炸药类型:二号岩石硝氨炸药,规格Φ32、Φ25、掏槽方案:采用楔形掏槽形式或中空直眼掏槽、雷管间隔:非电毫秒雷管间隔大于30msb、装药参数为:①、炮眼深度:2.2m(Ⅳ)、3.0m(Ⅲ)②、炮孔直径:Φ42③、炸药类型:四号抗水岩石炸药,规格Φ32、Φ25④、雷管间隔:非电毫秒雷管间隔大于30ms⑤、掏槽孔单眼装药系数为85%。⑥、掘进眼均匀布置在周边眼与掏槽眼之间,间距70-80cm,单眼装药系数为75%。⑦、底板眼布置在底部,装药系数为80%。(3)爆破器材选用a.采用塑料导爆管非毫秒雷管起爆,毫秒雷管采用15个段位的等差毫秒雷管,引爆采用起爆器引爆电雷管,周边眼采用导爆索起爆。b.炸药采用2#岩石铵锑炸药和乳化炸药(有水地段使用),选用Ф25,Ф32二种规格,其中Ф25为周边眼使用的光爆药卷。(4)掏槽形式采用楔形掏槽或中空直眼掏槽。(5)在隧道开挖中采用光面控制爆破技术。以达到开挖轮廓圆顺,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为目的。同时由于左右线隧道相距较近,其爆破震动速度控制在5cm/s。(6)装药结构周边眼装药采用Ф25小直径光爆药卷间隔装药,导爆索连接,导爆索用竹片和电工胶布与炸药卷绑在一起。其它眼采用不耦合连续装药结构,所有炮孔均堵塞不小于200mm的炮泥。钻爆作业时,根据地质条件及时修正爆破参数,以期达到最佳爆破效果。(7)爆破顺序(8)爆破工艺流程测量定)钻孔(开眼、钻眼)质量检查清洗炮孔装填炸药线路联接线路检查是药包制作预制炮泥爆破断面检测效果评价对爆破参数进行修正进入下一循环否是否否施工准备是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3、光爆质量标准:平均线性超挖在10-15厘米以内(软岩取小值,硬岩取大值),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90%中硬岩≥80%软岩≥60%,炮眼利用率≥90%.钻爆作业按照爆破设计进行钻眼、装药、连线和引爆。如开挖条件出现变化需要变更设计时,由主管技术人员或施工员确定。钻眼前绘出开挖断面中线,水平线和断面轮廓线,并根据爆破设计标出炮眼位置,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钻眼。4、施工要求(1)、放样布眼。隧道开挖每一个循环都要进行施工测量,控制开挖断面,在开挖面上用红油漆画出隧道开挖轮廓线,标出炮眼位置,误差不超过5厘米。(2)、定位钻孔。钻眼按设计指定的位置进行。钻眼时掘进眼保持与隧道轴线平行,除底眼外,其它炮眼口比眼底低5厘米,以便钻孔时的岩粉自然流出,周边眼外插角控制在2度到3度以内。掏槽眼严禁互相打穿相交,眼底比其他炮眼深20厘米。①、认真清理开挖面的虚碴和危石,按照炮眼布置图正确布孔钻眼;②、掏槽眼深度按设计施工,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大于5cm;③、辅助眼深度按设计施工,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大于10cm;④、周边眼位置在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