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高一生物考试背诵内容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3)常见的病毒有:噬菌体、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除病毒外,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6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多样性。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不是表示种群,也不是表示群落,更不是表示生态系统。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11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水、无机盐、蛋白质等物质不是生命系统。病毒是生物,但不是生命系统。(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才是生命系统。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如果换上高倍镜后一定不能动粗准焦螺旋)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2高倍镜: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低倍镜: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成正比。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成反比。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2)2=5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发菜、颤藻、念珠藻是属于蓝藻)细菌:菌字前面有“杆”“球”“螺旋”“弧”如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如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注意:乳酸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3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