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二十八)新时期的改革开放1“.学者宋圭武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A.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C.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D.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为单位进行生产,不利于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这体现了这一经营模式的不足,所以本题选A项。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旧是以公有制为主的经济。C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生产的经营权给农民。D项错误,与史实不符。答案:A2.改革开放初的中国,同一种产品有两个价格,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通配价,同时企“”业超计划自销产品并按市场价格出售,形成特殊的价格双轨制。当时,市场价格往往比“”国家通配价格高一两倍。价格双轨制()A.说明计划经济己经破产B.市场经济正逐步形成C.体现国家经济政策的转型D.促进对外开放的发展解析:“”材料中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通配价说明当时仍然有计划经济,故A项说法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项错误;价格双轨制说明改革开放初期即有计划经济又有市场影响,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中间阶段,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对外开放的影响,排出D项。答案:C3.1979年,中国政府进行了最初的改革尝试:允许企业之间在分别拥有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市场的垄断权之前,在全国其他地区展开竞争;一改以往政府计划只重视生产总值指标的做法,而更加重视利润指标。这些尝试()A.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B.增加了市场调节的作用C.削弱了政府的经济权力D.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解析:材料中介绍的经营模式是改革开放初期对市场改革的一种尝试,这一举措增加了市场调节的作用,放宽了计划的比重,所以本题选择B项。A项错误,计划经济体制当时仍然存在,并没有改变;C项错误,政府依旧对其拥有控制权;D项错误,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答案:B4.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文件改革农产品统购统派制度,粮食、棉花由统购改为合同定购,逐步取消生猪、水产品和蔬菜派购,允许自由上市交易,按质论价。这些政策措施()A.瓦解了人民公社体制B.扩大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C.增强乡镇企业的活力D.确立了农村的市场经济体制解析:1985年人民公社体制已经打破,而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建立,A、D两项错误;根据文件精神,农产品可以逐渐走向市场化、经营方式多样化,扩大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B“”项正确;文件只是对农产品购销制度作了调整,与增强乡镇企业的活力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答案:B5.下面是1970—2012年中国价格指数总体运行趋势示意图。图中圈出的两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A.国外成熟经验B.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C.先后实施改革开放D.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解析:“”解答此题注意题干中要求的是相同原因。图表中第一个高峰是在八十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第二个高峰时期是在九十年代以后我国正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A项错误,B项不符合第一个时期,C项不符合第二个时期。答案:D6.下表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贸易额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人民币(亿元)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差额1988年3821.81766.72055.1-288.41997年26958.615152.811805.83347.0A.各国间交流日益紧密B.民众的消费水平提高C.工农生产居优势地位D.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解析:图表表明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增长,这和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密切相关,故D“”项正确;各国间交流日益紧密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民众的消”费水平提高与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增长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没有其他数据,无法体现工农生产居优势地位,排除C项。答案:D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6……年,中国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国有国营的企业制度。国有企业作为党政机关的附属物,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和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