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本期主题:资源税改革VIP免费

本期主题:资源税改革_第1页
1/10
本期主题:资源税改革_第2页
2/10
本期主题:资源税改革_第3页
3/10
2007年第14期(总第86期)辽宁省财政学会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2007年7月25日本期主题:资源税改革[按]我国自古疆土辽阔,资源丰富。与此同时,我国资源开采效率低下、能源浪费严重的现象一直存在,经济发展中付出的环境、资源代价巨大。资源税就是要解决资源开发中的负外部性问题,并遏制资源的过度开发。2007年6月3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抓紧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改进计征方式,提高税负水平。7月17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铅锌矿石等税目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的通知》,这是资源税自1994年开征以来涨幅最大的一次调整,大幕缓缓拉开,一场关系社会、经济、环境各个方面的资源保卫战已经上演。虽然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但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改革,势在必行。我国的资源税制度一、资源税的概念资源税是以资源为对象,向资源的开发利用者征收的税种。我国《宪法》规定,矿第2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资源税是国家对资源的所有权益的一种体现。资源税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级差型资源税和所有权型资源税。级差型资源税用于调节因资源的优劣而形成的级差收入。所有权型资源税体现了国家对资源的绝对权力。国内对“资源税”一般定义为:国家对从事资源开发、利用的单位、企业和个人就其资源生产和开发条件的差异而形成的级差收入而征收的税种。广义的资源包括土地、矿产、水资源等等,我国现行资源税中的资源主要指的是矿产资源。从资源税的概念看,资源税的征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源税的课税主体是国家。二是纳税义务人是在我国境内从事资源开发、利用的单位、企业和个人。三是其目的在于调节因资源差别而形成的级差收入。二、我国资源税制度沿革征收资源税在我国的税赋历史上可上溯到周朝的“山泽之赋”,即对伐木、采矿、狩猎、煮盐、捕鱼等进行课税。战国时期,秦国对盐的生产、运销征收“盐课”。明朝实行对铜、铝、银、铁、朱砂等矿产品征收称为“坑治之课”的矿税。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的资源税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1.无偿开采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颁布了《全国税政实施要则》,明确了对盐的生产、运销征收盐税。但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如何课税没有规定,因为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开发行业基本上是国有制。我国矿产资源的无偿开采持续了三十多年。2.有偿开采的萌芽阶段。1982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其中规定,“参与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的中国企业、外国企业,都应当依法纳税,缴纳矿区使用费”。这里的矿区使用费主要是由于外国企业的参与而征收的,可以说是资源税制度的萌芽阶段。3.第一阶段的资源税制度。1984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资源税条例(草案)》,开始对原油、天然气、煤炭等三种资源正式在全国范围内予以征收资源税。其初衷是为了调解级差收益。征收基数确定为应税企业销售利润率超过12%的部分。这标志着我国资源税的正式设立。但只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资源税制度的简单移植,对于没有获得12%以上销售利润的企业,实质上仍是无偿开采。4.“税费并存”制度的确立。1986年3月,《矿产资源法》在六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上通过,“国家对矿产资源实行有偿开采,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矿产资源法》确定了有偿开采的原则,以及税费结合的资源税体系,但有偿开采的具体实现形式没有明确,对于探矿权的有偿取得更是没有提及。5.第二阶段的资源税制度。1993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出台,细则提出自1994年1月起,对原先暂缓征收的有色金属矿产品开始征收资源税。这一暂行条例一直延续至今,其间国家又相继出台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补充法规,逐步形成了现行的资源税体系。三、现行的资源税制度简介1.纳税义务人。以国家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为对象所课征的税。开征资源税,旨在使自然资源条件优越的级差收入归国家所有,排除因资源优劣造成企业利润分配上的不合理状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本期主题:资源税改革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