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活跃度拆分,帮你找到转化率低的原因“为什么转化降低了,怎么也找不到原因?”数据的波动最容易带来改变的就是用户,如果你每天查看的数据指标,没有拆分用户分群,那你可能永远也找不到答案。必备视角:用户活跃状态如果你能清晰地拆分并分析用户的活跃状态,那么大概70%的数据分析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卡”住分析的,往往就是这个非常基础但是很容易被忽视的内容。所以,当你遇到任何数据波动的疑问,首先细分用户活跃状态,明确「导致问题用户」所处的活跃状态,对你的帮助一定很大。新增用户数+老用户数=活跃用户数先说活跃这个词,一说活跃用户,会有很多人认为所谓活跃用户,就是在产品中非常活跃的用户。量化一下,比如至少一周有两三天在使用,才是所谓的活跃用户。对不起,不是这样的。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所谓活跃,或者活跃用户,在业内通用的定义指:这个用户在选定的时间周期内,有打开过产品,就算作活跃,就是一个活跃用户。所以,活跃定义的是一个状态,而不是程度。而活跃用户,分为两类用户,即:新增用户和老用户。新增都懂就不说了,而所谓老用户,即不是第一次访问产品的用户,都是老用户。所以这三个概念的关系是,同一时间周期内,新增用户数+老用户数=活跃用户数。打个比方,你每天看到的新增活跃数据,比如:平均日新增4k人,日活1w人,那就意味着平均每天访问的老用户有6k人。流失用户+沉默用户=不活跃用户那么,既然是细分用户活跃状态,有活跃的阶段,就一定有不活跃的阶段。如果你去关注下不活跃用户,可能会被小小的颠覆一下,那就是不活跃的用户数量是极其庞大的。不活跃的用户里,也分两部分:即流失用户和沉默用户。其中数量上占绝对大头的是流失用户,所谓流失用户,就是曾经使用过我们产品。但是已经连续有一段时间没有启动过产品了,而且这个时间段已经长到我们认为用户已经否定或者忘记了产品,那么我们把这样的用户定义为流失用户,根据不同产品的业务特点,一般按照30天,60天,或者90天以上进行划分。另一部分是沉默用户,同样,沉默用户也曾经使用过我们产品,同样也是有一段时间没有启动过产品了。但是这个时间段,是一个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时间区间,最大值不能超过定义流失用户的那个值,最小值一般是定义流失用户天数的三分之一。比如,某业内名气一般的内容社区产品,可定义:如果连续30天以上没有启动过产品,那就认为这样的用户是流失用户。定义沉默用户的时间区间,可以是连续7天到连续30天没有启动过产品的用户。好,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很多人都会问我:“你怎么判断或者定义流失用户?”我的答案是:“这个阈值就是基于我们对自家业务和用户的理解,定义且通过数据逐步校准的,并没有一个官方的公式。”细分用户活跃状态伴随产品的成长,不活跃用户的数量之大可能大大超出你的想象,对不活跃用户进行召回就非常重要,而且方法得当后也是非常有效的。正因如此,会有一部分用户成为沉默用户或者流失用户后又被成功召回,成为老用户中非常独特的一个群体——回流用户,或者叫回流老用户。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细分呢?因为一个回流用户所面临的使用场景和体验,与新增用户是非常相像的,我们同样需要激活回流用户,保持他们的持续活跃。但是,他们本质上又不是新增用户,比如:金融产品、新手标这样的优惠手段,他们就无法享受。所以,必须将这类用户细分出来,进行专属运营和服务。打个比方,如果你运营策略做的比较细致,利用规则给回流用户和持续活跃老用户不同的奖励,以刺激不活跃的用户。先完成回流,进而保持持续活跃,再领取持续活跃的奖励,最终让他变成一个高价值的用户。用户活跃状态的变迁首先,用户作为新增用户进入我们的产品,会有两个走向:如果被成功激活,认可产品的价值,新增用户会持续访问,变成一个活跃老用户;如果新增后连续一段时间没有访问过产品,那么就会成为一个沉默用户。当用户连续不访问的时间段达到了流失用户的标准,那这个用户就处于流失状态了。那么,活跃用户和流失用户都怎么在平台持续保持关注呢?积分商城搭建和积分商城运营就很关键了,让用户除了产品消费以外,又享受了增值服务。...